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比喻物的成語 (695個)

    361

    好丹非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o dān fēi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愛好紅色,反對白色。對事有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江淹《雜體》詩序:“至于代之諸賢,各滯所迷,莫不論甘則忌辛,好丹則非素。”
    362

    灰飛煙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ī fēi yān m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灰也飛散了;煙也消失了。人的死亡;事的消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念奴嬌 赤壁懷古》詞:“羽扇綸巾,談笑間,強虜灰飛煙滅。”
    363

    寒灰更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huī gèng r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寒灰:冷卻了的灰燼;燃:燒。冷灰重新燒了起來。失勢的人重新得勢。也已經停止活動的事又重新活動起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于仲文傳》:“追草昧之始,錄涓滴之功,則寒灰更燃,枯骨生肉,不勝區區之至,謹冒死以聞。”
    364

    淮橘為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ái jú wéi z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淮南的橘樹,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。環境變了,事的性質也變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喜歡 戴圣《禮記 考工記序》:“橘逾淮而北為枳。”
    365

    虎口奪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ǔ kǒu duó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老虎嘴里搶奪食十分危險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朔《千萬別把我當人》:“只要國內出產,全國人民不吃,虎口奪食也要給你弄來。”
    366

    后浪催前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新生的事推動或替換陳舊的事,不斷前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文珦《過苕溪》詩:“只看后浪催前浪,當悟新人換舊人。”
    367

    火滅煙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ǒ miè yān x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火苗熄滅,煙云消散。消失凈盡,不留一點痕跡。亦作“煙消火滅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傅玄《四言雜詩》:“忽然長逝,火滅煙消。”
    368

    宦囊羞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náng xiū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宦囊:因做官而得到的財經濟困難,手頭無錢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八回:“只是宦囊羞澀,那賈家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眼睛,容易拿不出來,為兒子的終身大事,說不得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。”
    369

    換日偷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rì tōu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暗中改變事的真相,以達到蒙混欺騙的目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屠隆《彩毫記 宮禁生讒》:“叵耐狂生詩太狂,只愁謗語外傳揚,但憑換日偷天手,難免嘲風弄月殃。”
    370

    含沙射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shā shè y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傳有一種叫蜮的動;居水中;聽到人聲;會含沙射人。被射中的人皮膚發瘡;被射中影子的人也會生病。暗中攻擊或陷害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干寶《搜神記》第12卷:“其名曰‘蜮’,一曰‘短狐’,能含沙射人。所中者則身體筋急,頭痛,發熱;劇者至死。”
    371

    回味無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í wèi wú qi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回味:吃過好的食以后的余味;指從回憶中體會到的意味;窮:窮盡。事后越想;越覺得意味深長。也讀過含意深長的文藝作品后;體會到無限的意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王禹偁《小畜集 卷六 橄欖》詩:“良久有回味,始覺甘如飴。”
    372

    虎嘯風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ǔ xiào fē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嘯:長鳴。猛虎長鳴,則大風四起。英雄人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,并且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;亦指豪杰奮起,大展宏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史·張定和傳論》:“虎嘯生風,龍騰云起,英賢奮發,亦各因時。”
    373

    烘云托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ōng yún tuō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烘;渲染;托:襯托 。原指作畫時渲染云彩來襯托月亮。不從正面描繪;而從側面點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嘆批:“而先寫張生者,所謂畫家烘云托月之秘法。”
    374

    饑不擇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bù zé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丹霞天然禪師》:“又一日訪龐居士,至門首相見。師乃問:‘居士在否?’士曰:‘饑不擇食’。”
    375

    絕長補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é cháng bǔ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絕:切斷。把長的部分切下來;補充短的。指用多余的來彌補不足。長短相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,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。”
    376

    兼覆無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fù wú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兼:同時;兼覆:天覆蓋萬恩澤廣大;無遺:沒有遺漏。指恩澤廣大,無所遺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趙·荀況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五疾,上收而養之,材而事之,官施而衣食之,兼覆無遺。”
    377

    蔣干盜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ng gàn dào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蔣干:《三國演義》中的人。蔣干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。中別人的反間計
    成語出處:
    378

    吉光片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guāng piàn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92回:“祖宗詩文,在旁人觀之,不過行云流水,我們后輩視之,吉光片羽,皆金玉珠貝。”
    379

    精金美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jīn měi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純潔完美的人或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答黃魯直書》之一:“此人如精金美玉,不即人而人即之,將逃名而不可得,何以我稱揚為?”
    380

    咀嚼英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ǔ jué yīng hu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咀嚼:用牙齒磨碎食反復體會。英華:此指精華。細細體會文章中的精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沈浸濃郁,含英咀華。”
    * 關于比喻物的成語 形容比喻物的成語 描述比喻物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