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死死的成語 (395個)

    321

    得一知己,可無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yī zhī jǐ,sǐ kě wú h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遺憾。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,就是了也沒有遺憾。形容知音難覓
    成語出處:
    謝覺哉《知己難》:“所謂‘人之相知,貴相知心’,‘得一知己,可無恨’。”
    322

    槁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ǎo mù sǐ 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干枯的樹木;冷卻的灰燼。比喻心灰意冷;消沉已極或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、冷漠無情。槁:干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莊周《莊子 齊物論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灰乎?”
    323

    患難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nàn xiāng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遇到患難彼此互相救助,甚至不惜生命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儒行》:“儒有聞善以相告也,見善以相示也,爵位相先也,患難相也。”
    324

    首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ú sǐ shǒu qi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首丘: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。傳說狐貍將時,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鳥飛反故鄉兮,狐必首丘。”
    325

    兔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ú sǐ tù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因同類的亡而感到悲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 叛臣傳下 李全傳下》:“狐兔泣,李氏滅,夏氏寧得獨存?愿將軍垂盼。”
    326

    計出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chū wàn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謀劃來自必的決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武帝紀》:“不然。彼兵速銳,計出萬。”
    327

    鞠躬盡瘁,而后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ū gōng jìn cuì,sǐ ér hòu y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勤勤懇懇,竭盡心力,為革命,為人民奮斗終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臣鞠躬盡力,而后已。”
    328

    盡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n jié sǐ d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盡:竭盡;節:節操。竭盡節義,捐軀殺敵。指為正義而犧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形勢》:“入則務本疾作,以實倉廩;出則盡節敵,以安社稷。”
    329

    不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sǐ bù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到別人面臨亡威脅而不去救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關漢卿《救風塵》:“你做的個見不救,可不羞殺桃園中殺白馬,宰烏牛。”
    330

    扶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sǐ fú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扶:扶助。搶救生命垂危的人;照顧受傷的人。形容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精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仰億萬之師,與單于連戰十有余日,所殺過半當,虜救扶傷不給。”
    331

    雞犬之聲相聞,老不相往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,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現在形容彼此不了解,不互通音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老子》:“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不相往來。”
    332

    繼之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zhī yǐ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惜一來把某事繼續下去。形容決心很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貞之節,繼之以。”
    333

    樂而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ér wàng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胸襟曠達,忘懷一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東方朔《非有先生論》:“遂居深山之間,積土為室,編蓬為戶,彈琴其中,以詠先王之風,亦可以樂而忘矣。”
    334

    不相往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彼此不聯系,不交流情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,不相往來。”
    335

    累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i sǐ lèi h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十分勞累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24回:“端英如喪考妣一般,累累活的大哭。”
    336

    鹿誰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sǐ shuí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鹿:獵取的對象。追鹿不知落入誰手。指政權不知落入誰人之手;后借指不知勝利歸屬何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石勒載記下》:“朕若逢高皇,當北面而事之,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。朕遇光武,當并驅于中原,未知鹿誰手。”
    337

    不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sǐ bù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寧:寧可;寧肯;屈:屈服。寧愿一;決不屈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趙弼《效顰集 宋進士袁鏞忠義傳》:“以大義拒敵,寧不屈,竟燎身于烈焰中。”
    338

    駢首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án shǒu jiù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駢首就戮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西域用兵始末》:“呼其壯士出,以次斬戮,寂無一聲,駢首就。”
    339

    拼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n sǐ pīn h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不顧一切地斗爭。②用盡全部精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九章:“但真遇到勁頭兒上,狠抽他兩鞭子,他肯拼拼活地賣命。”
    340

    忘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sǐ wà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顧性命危險;不顧一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五回:“[張太太]今日在舅太太屋里聽得姑爺果然中了,便如飛的從西過道兒里直奔到這里來,破忘生的大著膽子上去,要當面叩謝魁星的保佑。”
    * 關于死死的成語 形容死死的成語 描述死死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