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死不死的成語 (175個)
-
41
百足之蟲,至斷不蹶
- 成語拼音:
- bǎi zú zhī chóng,zhì duàn bù jué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。同“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選 曹冏〈六代論〉》:“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。”李善注引《魯連子》:“百足之蟲,至斷不蹶者,持之者眾也。”
-
42
百足之蟲,斷而不蹶
- 成語拼音:
- bǎi zú zhī chóng,duàn ér bù jué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。同“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馬總《意林》卷一:“百足之蟲,斷而不蹶。”
-
43
春蠶到死絲方盡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g jìn
- 成語解釋:
- 絲:雙關語,思的諧音。比喻情深誼長,至死不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商隱《無題》詩: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-
44
刀槍不入
- 成語拼音:
- dāo qiāng bù rù
- 成語解釋:
- 刀殺不進槍刺不死。比喻一個人的思想僵化,批評、鼓勵都不起作用
- 成語出處:
-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三章:“我同孫猴子一樣,早練得刀槍不入啦!”
-
45
見溺不救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nì bù jiù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見死不救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皇甫枚《三水小牘·王知古》:“然僻居于山藪接珍,豺狼所皋,若固相拒,是見溺不救也。”
-
46
寧可玉碎,不能瓦全
- 成語拼音:
- nìng kě yù suì,bù néng wǎ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寧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,不愿茍全性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·元景安傳》:“大丈夫寧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”
-
47
人生自古誰無死
- 成語拼音:
-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
- 成語解釋:
-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,但應死得有價值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詩: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
-
48
死模活樣
- 成語拼音:
- sǐ mó huó yàng
- 成語解釋:
- 半死不活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田汝成《西湖游覽志余·帝王都會》:“宋臣大怒曰:‘口說尚可,乃畫此死模活樣乎?’”
-
49
矢心不二
- 成語拼音:
- shǐ xīn bù èr
- 成語解釋:
- 矢:通“誓”;二:二心。誓死不懷二心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》:“我待年之滕,例不登諸策簡,徒以矢心不二,故仲尼有是特筆。”
-
50
至死靡他
- 成語拼音:
- zhì sǐ mǐ tā
- 成語解釋:
- 至:到;靡:沒有;它:別的。到死也不變心。形容愛情專一,致死不變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鄘風·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它,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。”
-
51
之死靡它
- 成語拼音:
- zhī sǐ mǐ tā
- 成語解釋:
- 之:到;靡:沒有;它:別的。到死也不變心。形容愛情專一,致死不變。現也形容立場堅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鄘風 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它。”
-
52
民不畏死
- 成語拼音:
- mín bù wèi sǐ
- 成語解釋:
-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。”
-
53
萬死不辭
- 成語拼音:
- wàn sǐ bù cí
- 成語解釋:
- 即使死一萬次也決不推辭。表示愿意拼死效勞。辭:推辭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八回:“但有使令,萬死不辭!”
-
54
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
- 成語拼音:
- qiú shēng bù néng,qiú sǐ bù dé
- 成語解釋:
- 想死死不了,想活活不了。形容處境十分艱難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34回:“屢次要尋自盡,無奈眾人日夜提防,真是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。”
-
55
死不要臉
- 成語拼音:
- sǐ bù yào liǎn
- 成語解釋:
- 指沒有害羞的意思
- 成語出處:
-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真他媽的吊死鬼擦粉,死不要臉。”
-
56
誓死不屈
- 成語拼音:
- shì sǐ bù qū
- 成語解釋:
- 立誓寧死也不屈服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跋王樞密答司馬忠潔公帖》:“司馬忠潔公仗節虜廷,誓死不屈。”
-
57
之死不渝
- 成語拼音:
- zhī sǐ bù yú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轍《祭亡婿文逸民文》:“女有烈志,留鞠諸孤。賦詩《柏舟》,之死不渝。”
-
58
不得其死
- 成語拼音:
- bù dé qí sǐ
- 成語解釋:
- 得:取得,獲得。指人不得善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先進》:“若由也,不得其死然。”
-
59
不死不活
- 成語拼音:
- bù sǐ bù huó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事物沒有生氣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48卷:“唯是被囚不死不活,這地位如何處,直是難。”
-
60
不知死活
- 成語拼音:
- bù zhī sǐ huó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不知利害,冒昧從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7回:“無才小輩,背反狂夫!上負朝廷之恩,下辱祖宗名目,不知死活!引軍到來,有何理說?”
* 關于死不死的成語 形容死不死的成語 描述死不死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