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正義的成語 (82個)
-
61
縱曲枉直
- 成語拼音:
- zòng qǔ wǎng zhí
- 成語解釋:
- 指縱容有錯誤的人卻冤枉正直的人。形容不主持正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抱樸子·內篇·微旨》:“縱曲枉直,廢公為私,刑加無辜。”
-
62
正義凜然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yì lǐn rán
- 成語解釋:
- 凜然:整肅而又可敬又可怕。形容極威嚴的英雄氣概,使人敬畏
- 成語出處:
-
63
正言直諫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yán zhí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以正義之語,規勸皇帝、上級、長輩或朋友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魏 桓范《諫爭》:“今正言直諫,則近死辱而遠榮寵,人情何好焉,此乃欲忠于主耳!”
-
64
萇弘碧血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hóng bì xuě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。萇弘:春秋時周大夫,又稱萇叔。碧:青綠色的玉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萇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為碧。”
-
65
公道大明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dào dà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公道:公正的原則或道理。公正的道理得到顯揚,正義得到伸張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天然癡叟《石點頭·侯官縣烈女殲仇》:“郡中縉紳、耆老、鄰里,公書公呈,一齊并進,公道大明。”
-
66
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
- 成語拼音:
- mó gāo yī chǐ,dào gāo yī zhàng
- 成語解釋:
- 魔:惡鬼;道:道行,道法。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
- 成語出處:
- 楊成武《層層火陣燒野牛》: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。在粉碎日寇‘駐屯清剿’的斗爭中,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——地道戰,大顯神威。”
-
67
滿腔熱血
- 成語拼音:
- mǎn qiāng rè xuè
- 成語解釋:
- 滿腔:充滿心中。心中充滿為正義而工作的熱情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偉業《賀新郎·病中有感》:“吾病難將醫藥治,耿耿滿腔熱血,待灑向西風殘月。”
-
68
師直為壯
- 成語拼音:
- shī zhí wéi zhuàng
- 成語解釋:
- 師:軍隊;直:理由正當;壯:壯盛,有力量。出兵有正當理由,軍隊就氣壯,有戰斗力。現指為正義而戰的軍隊斗志旺盛,所向無敵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師直為壯,曲為老,豈在久乎?”
-
69
湛湛青天
- 成語拼音:
- zhàn zhàn qīng tīan
- 成語解釋:
- 湛湛:厚重的樣子。比喻正義和公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竇娥冤》:“若沒些兒圣靈與世人傳,也不見得湛湛青天。”
-
70
哀兵必勝
- 成語拼音:
- āi bīng bì shèng
- 成語解釋:
-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李耳《老子 德經》第69章:“禍莫大于輕敵,輕敵幾喪吾寶,故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。”三國 魏 王弼注:“抗,舉也;加,當也。哀者必相惜,而不趣利避害,故必勝。”
-
71
碧血丹心
- 成語拼音:
- bì xuè dā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碧血:血化為碧玉;后指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;丹心:忠心。形容滿腔熱血;無限忠誠之心。也作“丹心碧血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外物》:“萇弘死于蜀,藏其血三年,化而為碧。”
-
72
結纓伏劍
- 成語拼音:
- jié yīng fú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哀公十五年》:“子路曰:‘君子死,冠不免。’結纓而死。”
-
73
寧可玉碎,不能瓦全
- 成語拼音:
- nìng kě yù suì,bù néng wǎ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寧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,不愿茍全性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·元景安傳》:“大丈夫寧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”
-
74
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
- 成語拼音:
- nìng wéi yù suì,bù wéi wǎ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寧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瓦器而保全。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犧牲,不愿喪失氣節,茍且偷生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 元景安傳》:“大丈夫寧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”
-
75
寧玉碎,毋瓦全
- 成語拼音:
- nìng yù suì,wú wǎ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寧:寧愿;毋:不要。寧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,決不茍且偷生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斷斷集·不滅的光輝》:“這種精神,這死不妥協寧玉碎,毋瓦全的精神,這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,值得我們繼承的。”
-
76
拍手稱快
- 成語拼音:
- pāi shǒu chēng kuài
- 成語解釋:
- 拍著手喊痛快。形容人們因正義得到伸張;公憤得到消除時高興愉快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:“說起他死得可憐,無不垂涕。又見惡姑奸夫俱死,又無不拍手稱快。”
-
77
前歌后舞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gē hòu wǔ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武王伐紂,軍中士氣旺盛,后用作對正義而戰的軍隊的頌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大傳》第三卷:“師乃慆,前歌后舞。”
-
78
仁人志士
- 成語拼音:
- rén rén zhì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,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。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三卷:“育群物而不倦,有似仁人志士,是仁者之所以樂山也。”
-
79
人欲橫流
- 成語拼音:
- rén yù héng liú
- 成語解釋:
- 指社會風氣敗壞,人們放縱情欲,不顧道德正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陸九淵《語錄》上:“后世人主不知學,人欲橫流,安知天位非人君所可得而私?”
-
80
三戶亡秦
- 成語拼音:
- sān hù wáng qín
- 成語解釋:
- 三戶:幾戶人家;亡:滅。雖只幾戶人家,也能滅掉秦國。比喻正義而暫時弱小的力量,有暴力的必勝信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故楚南公曰:‘楚雖三戶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* 關于正義的成語 形容正義的成語 描述正義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