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樣子的成語 (1027個)

    561

    努唇脹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ǔ chún zhàng z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努:用力伸出或突出;脹:膨脹。形容不歡喜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33回:“連這等一個剛毅不屈的仲由老官,尚且努唇脹嘴,使性旁氣。”
    562

    捏腳捏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ē jiǎo niē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放輕手腳走路,動作小心翼翼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一回:“唐牛兒捏腳捏手,上到樓上。”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三:“分付已畢,太尉便同一人過去,捏腳捏手,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。”
    563

    鳥驚魚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ǎo jīng yú h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鳥、魚那種受驚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居正《答蜀中開府譚二華書》:“其民獷悍易動,大抵綏之則靖,擾之則亂,怠則頓網詭銜,急則鳥驚魚駭。”
    564

    腦滿腸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ǎo mǎn cháng f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腦滿:指肥頭大耳;腸肥:腸脂肪多;體胖。指由于生活舒適;終日無所事事;養得大腹便便;肥頭大耳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百藥《北齊書 瑯邪王儼傳》:“瑯邪王年少,腸肥腦滿,輕為舉措。”
    565

    怒目橫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ù mù héng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聳起眉毛,瞪大眼睛。形容怒視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 后蜀 何光遠《監戒錄》引陳裕詩:“橫眉怒目強干嗔,便作閻浮有力神。禍福豈由泥捏漢,燒香代養弄蛇人。”
    566

    怒目切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ù mù qiè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瞪大眼睛;咬緊牙齒。形容憤恨之極的。切齒:咬緊牙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劉伶《酒德頌》:“怒目切齒,陳說禮法,是非鋒起。”
    567

    忸怩不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ní bù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忸怩:羞慚的。不好意思;心里慌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夜》七:“在屠維岳的鋒芒逼人的眼光下,這張長方臉兒上漸漸顯現了忸怩不安的氣色。”
    568

    喏喏連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uò nuò lián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喏喏:答應的聲音。一聲接一聲地答應。形容十分恭順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關漢卿《金線池》第三折:“閃的我孤孤另另,說的話誕誕鄧鄧,俺也曾輕輕喚著,躬躬前來,喏喏連聲。”
    569

    忸忸怩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niǔ ní n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五之歌》:“顏厚有忸怩。”
    570

    忸怩作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ní zuò t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忸怩:羞愧的。形容不自然;不大方;含羞做作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巴金《談〈春〉》:“倘使小說不能作為我作戰的武器,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轉彎抹角、忸怩作態,供人欣賞來換取作家的頭銜呢?”
    571

    怒氣沖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ù qì chōng ch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憤怒得氣呼呼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十二回:“[錢同秀]一手將煙燈砸在地下,說道:‘好好,你們做了一路!’就怒氣沖沖的出來上車。”
    572

    捻神捻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ǎn shén niǎn g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驚慌害怕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聲!”
    573

    奈上祝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ài shàng zhù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畏首畏尾的很為難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23回:“剛才都在前廳上栽我,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,只恐娘嫌我嘴長耳大。”
    574

    蔫頭耷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ān tóu dā n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蔫:枯萎;耷:垂。沒精打采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滿銀蔫頭耷腦走出門坎后,驚訝地看見是他的小舅,便把羅著的腰直了一下,臉上倒顯出了幾分羞愧的顏色。”
    575

    惄焉如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 yān rú d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惄焉:憂思傷痛的。憂思傷痛,心中像有東西撞擊。形容憂傷思念,痛苦難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:“我心憂傷,惄焉如搗。”
    576

    喔咿儒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ō yī rú ér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喔咿:獻媚強笑的,形容聲音含糊不清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
    577

    喔咿儒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ō yī rú n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儒睨:強笑的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
    578

    排奡縱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ái ào zòng 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排奡:矯健的。指詩文書畫筆力矯健奔放,不受約束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史稿·髡殘傳》:“道濟排奡縱橫,以奔放勝;髡殘沉著痛快,以謹嚴勝。”
    579

    噴薄欲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ēn bó yù c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噴薄:氣勢旺盛;噴涌而出的;欲:將要。原形容水流噴涌的。后形容太陽將升上地平線時;光芒四射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:“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一輪朝日。”
    580

    捧腹軒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ěng fù xuān q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渠:通“舉”;軒渠:形容笑的。形容笑得難以控制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薊訓傳》:“兒識父母,軒渠笑悅,欲往就之。”
    * 關于樣子的成語 形容樣子的成語 描述樣子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