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樣子的成語 (1027個)

    381

    井井有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g jǐng yǒu ti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井井:整齊、有條理的。形容整齊;有條有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荀況《荀 儒效》:“井井兮其有理也。”
    382

    濟濟一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 jǐ yī t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濟濟:人多的;堂:大廳。形容很多的人匯聚在一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歸莊《靜觀樓講義序》:“今也名賢秀士,濟濟一堂,大義正言,洋洋盈耳。”
    383

    津津有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jīn yǒu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津:口液;唾液;津津:興趣濃厚的。形容趣味很濃或很有滋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朱之瑜《朱舜水集 答野節書之十七首》:“佳作愈讀愈覺津津有味,可見理勝之文,大勝他人詞致美好也。”
    384

    兢兢業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jīng yè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兢兢:小心謹慎的;業業:擔心害怕的。形容做事小心謹慎;認真踏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大雅 云漢》:“早既大甚,則不可推。兢兢業業,如霆如雷。”
    385

    斤斤自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jīn zì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斤斤:拘謹的。謹小慎微,自求無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錦瑟》:“生斤斤自守,不敢少致差(蹉)跌。”
    386

    驚恐萬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萬狀:各種。驚慌恐懼得表現出各種形態。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亮《謝楊解元啟》:“憂患百罹而未艾,驚惶萬狀而莫支。”
    387

    迥然不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ǒng rán bù q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迥然: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。不群:與眾不同,不同于流俗。形容超群出眾,身手不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朱之瑜《朱舜水集·九·與小宅生順書三十六首(其一)》:“佳作路頭醇正,氣勢沖沛,辭意雅馴,與往日所見貴國之文迥然不群。”
    388

    迥然不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ǒng rán bù t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迥然:差距很大的。大不相同;相差太遠。形容彼此完全不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張戒《歲寒堂詩話》:“文章古今迥然不同。”
    389

    孑然一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rán yī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孑然:孤獨的。孤單單的一個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煇《清波雜志》第八卷:“歲月滋久,根深蒂結,生育男女,于義有不可負者,兼渠孑然一身,無所依傍,處性不能自立。”
    390

    憬然有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g rán yǒu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憬然:覺悟的。有所覺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頌泮水》:“憬彼淮夷,來獻其琛。”朱熹:“憬,覺悟也。”
    391

    井然有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g rán yǒu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井然:整整齊齊的。有條理;有次序;整齊不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王夫之《夕堂永日緒論外編》:“以制產、重農、救荒分三事……井然有序。”
    392

    矯首昂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o shǒu á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矯:抬舉。抬頭仰望。形容人很高傲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魏學洢《核舟記》:“矯首昂視。”
    393

    疾首蹙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ǒu cù 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首:頭痛;蹙額:皺眉。形容厭惡、痛恨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 梁惠王下》:“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樂,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,父不相見,兄弟妻離散。”
    394

    疾首蹙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ǒu cù 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首:頭痛;蹙:皺。形容厭惡、痛恨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·梁惠王下》:“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樂,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,父不相見,兄弟妻離散。”
    395

    舉首戴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ǔ shǒu dài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舉:抬起;戴目:仰視的。形容望著遠處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安石《上田正言書》:“天下舉首戴目,屬心執事者,難以一二計。”
    396

    精神抖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shén dǒu s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抖擻:振奮的。精神振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》:“(僧)問:‘光吞萬象從師道,心月孤圓意若何?’師曰:‘抖擻精神著。’”
    397

    精神煥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shén huàn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煥發:光彩四射的。形容精神振作;情緒飽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密《癸辛雜識后集 太學文變》:“江東李謹思、熊瑞諸人,倡為變體,奇詭浮艷,精神煥發,多用《莊》《列》之語,時人謂之換字文章。”
    398

    精神恍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shén huǎng 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恍惚:迷糊。形容精神不集中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 魏收《魏書 爾朱榮傳》:“榮亦精神恍惚,不自支持。”
    399

    精神恍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shén huǎng 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恍忽:糊里糊涂的。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選·宋玉〈神女賦〉》:“精神怳忽,若有所喜。”
    400

    舊態復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tài fù m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態:老脾氣,老;復:又;萌:發生。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梅鼎祚《玉合記 嗣音》:“不欺師父,韓郎遣信到此,不覺故態復萌,情緣難斷。”
    * 關于樣子的成語 形容樣子的成語 描述樣子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