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樣子的成語 (1027個)
-
301
傲頭傲腦
- 成語拼音:
- ào tóu ào nǎ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倔強、桀驁不馴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7回:“現今這小廝傲頭傲腦,也要娶個辣燥些的媳婦來制著他才好!”
-
302
彬彬濟濟
- 成語拼音:
- bīn bīn jǐ jǐ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才盛多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鄭觀應《盛世危言 技藝》:“而目前由學塾以升入學院教育者彬彬濟濟,于工藝之道無不各造精微,此皆廣設書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。”
-
303
班班可考
- 成語拼音:
- bān bān kě kǎo
- 成語解釋:
- 班班:明顯的樣子;考:考查。指文字記錄十分明顯,可以考查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陳亮《與韓無咎尚書》:“本朝二百年之間,學問文章、政事術業,各有家法,其本末源流,班班可考。”
-
304
斑駁陸離
- 成語拼音:
- bān bó lù lí
- 成語解釋:
- 斑駁: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其它顏色;顯得花花搭搭的;陸離:參差不一的樣子。形容顏色雜亂不一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離騷》:“紛總總其離合兮,斑駁陸離其上下。”
-
305
斑斑斕斕
- 成語拼音:
- bān bān lán lán
- 成語解釋:
- 色彩錯雜燦爛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25回:“恰是十個隊長五十個什長,斑斑斕斕的擺了一天井,都叩了頭。”
-
306
蹦蹦跳跳
- 成語拼音:
- bèng bèng tiào tiào
- 成語解釋:
- 精力充沛的充滿活力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正紅旗下》:“大黃狗馬上活躍起來,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。”
-
307
病病歪歪
- 成語拼音:
- bìng bìng wāi wā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病體衰弱無力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龍須溝》第一幕:“你教大爺歇歇吧,他病病歪歪!”
-
308
病病殃殃
- 成語拼音:
- bìng bìng yāng yā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病了很久,身體虛弱委靡不振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馮德英《山菊花》下部第四章:“為個窮放蠶的閨女,病病殃殃的,也沒給你生個一兒半女,值得這么用心,花這么大的費用?”
-
309
炳炳鑿鑿
- 成語拼音:
- bǐng bǐng záo záo
- 成語解釋:
- 炳炳:光明的樣子;鑿鑿:確實,明確。形容所述明確有據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·海瑞等人傳贊》:“而指陳時政,炳炳鑿鑿,鯁亮有足稱者。”
-
310
不存不濟
- 成語拼音:
- bù cún bù jì
- 成語解釋:
- 支持不住,受不住。形容半死不活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金 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第七卷:“不存不濟,香肌瘦損,教俺縈方寸。”
-
311
拔萃出群
- 成語拼音:
- bá cuì chū qún
- 成語解釋:
- 拔:超出。萃:原謂草叢生的樣子,引伸為聚集,指聚集在一處的人或物。超出一般,在眾人之上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蔡邕傳》:“曾不能拔萃出群,揚芳飛文。”
-
312
不成體統
- 成語拼音:
- bù chéng tǐ tǒng
- 成語解釋:
- 體統:格局;規矩。指言行沒有規矩;不成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3回:“刻印不及,以錐畫之,全不成體統。”
-
313
白發紅顏
- 成語拼音:
- bái fà hóng yán
- 成語解釋:
- 顏:臉色。頭發斑白而臉色紅潤。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《宣和畫譜 道釋四》:“舊嘗有痼疾,遇異人得修煉之術,卻藥謝醫,以至引年,白發紅顏,真有所得。”
-
314
白發婆娑
- 成語拼音:
- bái fà pó suō
- 成語解釋:
- 婆娑:四下披散的樣子。形容滿頭白發的老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張岱《自為墓志銘》:“既不能覓死,又不能聊生,白發婆娑,猶視息人世。”
-
315
畢恭畢敬
- 成語拼音:
- bì gōng bì jì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五:“軍長為李玉堂,一山東大漢,抵軍部時,在門外相迎,畢恭畢敬。”
-
316
病骨支離
- 成語拼音:
- bìng gǔ zhī lí
- 成語解釋:
- 支離:殘缺不全,引伸為憔悴、衰殘瘦弱的樣子。形容病中體瘦骨露,衰弱無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陸游《病起書懷》:“病骨支離紗帽寬。”
-
317
不葷不素
- 成語拼音:
- bù hūn bù sù
- 成語解釋:
- 葷:指魚肉類食品。形容不上不下,不成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6回:“教他奴才好藉口,你放在家里,不葷不素,當做甚么人兒看成?”
-
318
別具一格
- 成語拼音:
- bié jù yī gé
- 成語解釋:
- 格:格式;風格。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。形容別致、新穎;與眾不同的樣子、風度等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呂留良《與施愚山書》:“詠見贈詩,風力又別具一格。”
-
319
本來面目
- 成語拼音:
- běn lái miàn mù
- 成語解釋:
- 本來:原來的;面目:面貌。原是佛教用語;指人的本性;后比喻人或事物原來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老人行》詩:“一任秋霜換鬢毛,本來面目常如故。”
-
320
步履蹣跚
- 成語拼音:
- bù lǚ pán shān
- 成語解釋:
- 蹣跚: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。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,歪歪倒倒的樣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龔熙正《釋常談 步履蹣跚》:“患腳謂之步履蹣跚。”
* 關于樣子的成語 形容樣子的成語 描述樣子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