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有條有理的成語 (33個)
-
21
整本大套
- 成語拼音:
- zhěng běn dà tào
- 成語解釋:
- 謂有計劃、有條理、全面。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趙子曰》第十七:“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際,你想想,端翁,我老趙受得了受不了?!”又《文博士》三:“中國的老事兒有許多是合乎科學原理的,不過是沒有整本大套的以科學始,以科學終而已。”
-
22
舉要刪蕪
- 成語拼音:
- jǔ yào shān wú
- 成語解釋:
- 要:主要部分。蕪:雜亂。選取重要的,刪除雜亂的、沒有條理的。多指寫文章時應抓住重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讜《唐語林·政事上》:“岑文本謂人曰:‘吾見周論事多矣,援引事類,揚榷古今,舉要刪蕪,會文切理。一字不可加,也不可減。聽之靡靡,令人忘倦。”
-
23
井井有序
- 成語拼音:
- jǐng jǐng yǒu xù
- 成語解釋:
- 有條理,有秩序
- 成語出處:
- 駱賓基《鄉親——康天剛》:“一切都是井井有序,和往常一樣。”
-
24
斷斷續續
- 成語拼音:
- duàn duàn xù xù
- 成語解釋:
- 不連續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4回:“只見水面上或一朵,或兩瓣,斷斷續續,皆有桃花。”
-
25
時斷時續
- 成語拼音:
- shí duàn shí xù
- 成語解釋:
- 不連續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
- 成語出處:
-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36章:“雖然這樣時斷時續地學,但他實際上早可以獨立開汽車了。”
-
26
手慌腳亂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huāng jiǎo lu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做事忙亂,沒有條理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嬌梨》第一回:“這些忠義話兒人都會說,只怕事當臨頭,未免又要手慌腳亂了。”
-
27
途途是道
- 成語拼音:
- tú tú shì dào
- 成語解釋:
- 指頭頭是道。說話或做事很有條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聶紺弩《題記一》:“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樣,應該先努力安排一個家等等,這樣或者那樣,說得途途是道。”
-
28
東拉西扯
- 成語拼音:
- dōng lā xī chě
- 成語解釋:
- 拉、扯:閑談。沒有明確話題地聊天;也指說話寫文章條理紊亂;不緊扣中心議題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更有一種可笑的,肚子里原沒有什么,東拉西扯,弄的牛鬼蛇神,還自以為博奧。”
-
29
顛三倒四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sān dǎo sì
- 成語解釋:
- 指錯亂沒有次序。形容思路、言語、做事等條理不清、顛倒混亂;毫無次序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44回:“連拜了三四日,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,坐臥不安。”
-
30
眉目不清
- 成語拼音:
- méi mù bù qīng
- 成語解釋:
- 眉目:條理。事物條理不清或文章沒有條理
- 成語出處:
- 《人民日報》1951.6.6:“交代不明,眉目不清,也是常見的缺點。”
-
31
茫無頭緒
- 成語拼音:
- máng wú tóu xù
- 成語解釋:
- 茫: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;沒有邊際;頭緒:復雜紛亂的事情中的條理。形容一點頭緒也沒有;或事情摸不到邊;不知從何而起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8回:“這幾天撫臺正為這事茫無頭緒,得了這個信,便傳兩司來商議。”
-
32
地利人和
- 成語拼音:
- dì lì rén hé
- 成語解釋:
- 地利:地理條件優越;人和:得人心;人心齊。地理環境和人事關系方面的條件都很有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
-
33
窮山惡水
- 成語拼音:
- qióng shān è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窮山:荒山。惡水:有害的河。指貧瘠偏僻的荒山;水質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。形容惡劣的自然條件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王濬卿《冷眼觀》:“且山雖明而寸草不生,是為窮山;水雖秀而只鱗莫睹,是為惡水。”
* 關于有條有理的成語 形容有條有理的成語 描述有條有理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