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是非的成語 (167個)

    141

    挑三豁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o sān huō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挑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57回:“我們這個攪家不良,挑三豁四,丈二長的舌頭,誰家著的他罷?”
    142

    調嘴弄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o zuǐ nòng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調嘴:耍嘴皮。指背地里說人閑話,搬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這早晚,東方將亮了,還不梳妝完,尚兀子調嘴弄舌!”
    143

    調嘴學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o zuǐ xué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調嘴:耍嘴皮。指背地里說人閑話,搬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這早晚,東方將亮了,還不梳妝完,尚兀子調嘴弄舌!”
    144

    烏之雌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ū zhī cí xi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烏:烏鴉。烏鴉的雌雄難辨。比喻不分善惡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小雅·正月》:“具曰‘予圣’,誰知烏之雌雄。”
    145

    眩碧成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àn bì chéng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顛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屠隆《彩毫記 知幾引退》:“宮闈萋菲,眩碧成朱,圣主應投杼。”
    146

    淆惑視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o huò shì t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故意用假象或謊言迷惑人,使人分辨不清真偽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》:“第一,這些人一般都打著所謂民主的幌子,很容易淆惑視聽。”
    147

    淆亂視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o luàn shì t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視聽:看和聽。混淆,以擾亂人們的視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先拔志始》卷下:“或巧布流言蜚語,或寫匿名文書,害正黨邪,淆亂視聽。”
    148

    心明眼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míng yǎn l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里明白;眼睛雪亮。形容看問題敏銳;能辨別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北朝 王儉《褚淵碑文》:“風儀與秋月齊明,音徽與春云等潤,韻宇弘深,喜慍莫見其際,心明通亮,用人言必由于己。”
    149

    息黥補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qíng bǔ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修整面容殘缺,恢復本來面目。后用以喻改過自新。語本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許由曰:‘而奚來為軹,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,而劓汝以矣,汝將何以游夫遙蕩恣睢轉徙之涂乎?’意而子曰:‘……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,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?’”成玄英疏:“我雖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……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,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。”
    150

    薰蕕無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ūn yóu wú b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薰:香草,比喻善類;蕕:臭草,比喻惡類;辨:明察。分不清香草和臭草。比喻善惡好壞不分,混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陸贄《又論進瓜果人擬官狀》:“薰蕕無辨,涇渭不分,二紀于茲,莫之能整。”
    151

    以白為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bái wéi h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顛倒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呂氏春秋·應同》:“故君雖尊,以白為黑,臣不能聽。”
    152

    眼明心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 míng xīn l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里明白,眼睛雪亮。形容看問題敏銳,能辨別
    成語出處:
    153

    皂白難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ào bái nán f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皂:黑。黑白很難分辨,比喻不易辨別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川劇《評雪辨蹤》:“穿釘鞋的,你二天來,不要穿釘鞋,要穿草鞋嘛,免得我們秀才要評什么足跡,給他做個皂白難分。”
    154

    知白守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bái shǒu h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思黑白,雖然明白,還當保持暗昧,如無所見。這道家的消極處世態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。”
    155

    張唇植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ng chún zhí z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唇吻開合。形容滔滔不絕地論列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嚴復《論中國分黨》:“其一則極守舊之人,夙負盛名,為天下所歸往,及見西法,不欲有一事為彼所不知不能也,乃舉聲光化電之粗跡,兵商工藝之末流,毛舉糠秕,附會經訓,張唇植髭,不自愧汗。”
    156

    知而不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ér bù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明知而不據理力爭。多指不堅持原則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墨翟《墨子·公輸》:“知而不爭,不可謂忠。”
    157

    眾毀銷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huǐ xiāo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眾多的毀謗,可以銷熔人的骨骼。比喻讒言多可以混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李綱《宮詞謝表》:“眾毀銷骨,雖貽投抒之嗟;太陽中天,必冀容光之照。”
    158

    眾口鑠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kǒu shuò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人這么說;足以熔化金(鑠:熔化)。比喻輿論力量大;也比喻謠言多使混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 周語下》:“眾心成城,眾口鑠金。”
    159

    眾口爍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kǒu shuò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輿論力量大,連金屬都能熔化。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景帝紀》:“眾口爍金,積毀銷骨。”
    160

    眾口銷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kǒu xiāo sh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輿論力量大,連金屬都能熔化。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
    成語出處:
    * 關于是非的成語 形容是非的成語 描述是非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