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是非的成語 (167個)

    101

    蓋棺定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ài guān dìng l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一個人的功過到死后才能做出結論。同“蓋棺論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呂坤《大明嘉議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呂君墓志銘》:“善惡在我,毀譽由人,蓋棺定論,無藉于子孫之乞言耳。”
    102

    光天化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āng tiān huà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充滿陽光的天空;化生萬物的太陽。舊時比喻太平盛世;現在形容、好壞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場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益稷》:“帝光天之下,至于海隅蒼生。”
    103

    話長說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cháng shuō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評論他人的好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張南莊《何典》第五回:“起初還恐怕雌鬼要話長說短,遮遮掩掩的瞞著他。”
    104

    鶴短鳧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è duǎn fú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莊子·駢拇》:“鳧脛雖短,續之則憂;鶴脛雖長,斷之則悲。”后以“鶴短鳧長”比喻顛倒,妄加評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駢拇》:“鳧脛雖短,續之則憂;鶴脛雖長,斷之則悲。”
    105

    昏聵無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ūn kuì wú n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
    成語出處:
    106

    化日光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rì guā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謂太平盛世。②比喻眾目昭彰、分明的場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太平天國《太平詔書》:“堯、舜化日光天,由為君能正;禹、稷身顯后狂,由為臣能正。”
    107

    混淆黑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ùn xiáo hēi b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混淆:混雜不清;使界限模糊。把黑的白的故意攪在一起。指有意制造混亂以顛倒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楊震傳》:“白黑溷淆,清濁同源。”
    108

    混淆視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ùn xiáo shì t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故意用假象或謊話迷惑人;使人產生錯覺;不易分辨真偽和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:“顯示出一種極左的面貌,來憂亂陣容,混淆視聽。”
    109

    嚼舌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áo shé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說或者說廢話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七回:“你這嚼舌頭老淫婦!掙將錢來焦尾巴!”
    110

    潔身自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shēn zì 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保持自己純潔,不同流合污。也指怕招惹,只顧自己好,不關心公眾事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歸潔其身而已矣。”
    111

    涇渭分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wèi fēn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人認為;渭河水清;涇河水濁;兩水合流后;清濁依舊分明。比喻清楚;容易區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德裕《劉公神道碑銘》:“遇物而涇渭自分,立誠而風雨如晦。”
    112

    涇渭同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wèi tóng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涇渭:涇水、渭水。比喻、好壞不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王勃《上劉右相書》:“夫豈知世終異數,涇渭同流。”
    113

    論長道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n cháng dào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議論別人的好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兩個商議定了,一對兒論長道短。”
    114

    論長說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n cháng shuō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議論別人的好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堅瓠十集·卷堂文》:“算功課論長說短,欲訴無門。”
    115

    論黃數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n huáng shù b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謂任意評論好壞。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。極言財富之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丘濬《投筆記·投筆空回》:“笑弩駘言不遜,論黃數白不堪聽。”
    116

    里挑外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tiǎo wài ju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陽奉陰違,搬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:“找那心眼兒實、不會里挑外撅的人,找那跟韓老六結仇結怨的,你多聯絡些人,抱成團體。”
    117

    摸棱兩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ō léng liǎng k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握持棱角,兩端皆可。比喻遇事不決斷可否,不分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蘇味道傳》:“處事不欲決斷明白,若有錯誤,必貽咎譴,但摸棱以持兩端可矣。”
    118

    迷迷惑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 mí huò h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神迷亂,辨不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六回:“彼時寶玉迷迷惑惑,若有所失。眾人忙端上桂圓湯來,呷了兩口,遂起身整衣。”
    119

    拗曲作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ù qū zuò z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故意將錯的說成對的。比喻顛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方媽媽呆了半晌,開口不得,思想沒收場,只得拗曲作直,說道:‘誰叫你私下通奸?我已告在官了。’”
    120

    偏信則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ān xìn zé 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偏信:只聽信一方面的話;暗:糊涂。只聽信一方面的話,就不能明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王符《潛夫論·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聽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    * 關于是非的成語 形容是非的成語 描述是非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