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是非的成語 (167個)
-
61
是非得失
- 成語拼音:
- shì fēi dé shī
- 成語解釋:
- 正確與錯誤,得到的與失去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辭免兼實錄院同修撰奏狀》:“不知所言,重念臣愚,素無史學,然于是非得失之故,實有善善惡惡之心。”
-
62
是非之地
- 成語拼音:
- shì fēi zhī dì
- 成語解釋:
- 有麻煩或爭議的地方
- 成語出處:
- 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平步青云》下冊:“我想第一步只有讓你師父跳出是非之地,哪一方面都不幫。”
-
63
挑撥離間
- 成語拼音:
- tiǎo bō lí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搬弄是非;使別人不團結。挑撥:引起;挑動;離間:隔開、拆散;使人不和睦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9回:“這個姓胡名福,最愛挑撥離間。”
-
64
挑燈撥火
- 成語拼音:
- tiǎo dēng bō huǒ
- 成語解釋:
- 搬弄是非
- 成語出處:
-
65
懸斷是非
- 成語拼音:
- xuán duàn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懸斷:憑空推斷。憑空推斷是與非、對與錯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柳宗元《復杜溫夫書》:“吾性呆滯,多所未甚喻,安敢懸斷是且非耶?”
-
66
研核是非
- 成語拼音:
- yán hé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核:對照,考核。研究考核什么是對,什么是錯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張衡《東京賦》:“溫故知新,研核是非。”
-
67
以黑為白
- 成語拼音:
- yǐ hēi wéi bái
- 成語解釋:
- 謂顛倒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呂氏春秋·應同》:“父雖親,以黑為白,子不能從。”
-
68
遇事生風
- 成語拼音:
- yù shì shēng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一有機會就挑拔是非,引起事端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趙廣漢傳》:“見事風生,無所回避。”
-
69
知白守辱
- 成語拼音:
- zhī bái shǒu rǔ
- 成語解釋:
- 知白:明辨是非。對是非黑白,雖然明白,還當保持曖昧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天下》:“知其白,守其辱,為天下谷。”
-
70
爭長論短
- 成語拼音:
-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長、短:指是非;優劣。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;爭論誰是誰非;誰高誰低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柳開《穆夫人墓志銘》:“異性相聚,爭長競短。”
-
71
招風攬火
- 成語拼音:
- zhāo fēng lǎn huǒ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招惹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地方輕薄子弟不少,你又生得美貌,莫在門前窺瞰,招風攬火。”
-
72
招風惹草
- 成語拼音:
- zhāo fēng rě cǎ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招惹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4回:“你只會怨我顧前不顧后,你怎么不怨寶玉外頭招風惹草的呢?”
-
73
無事生非
- 成語拼音:
- wú shì shēng fēi
- 成語解釋:
- 非:是非。無緣無故找岔子;存心制造麻煩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58回:“有不安本分的強盜,有無事生非的強盜。”
-
74
自是不彰
- 成語拼音:
- zì shì bù zhāng
- 成語解釋:
- 自是:自以為是;彰:明晰。自以為是的人則是非不明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道經》第24章:“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。”
-
75
就事論事
- 成語拼音:
- jiù shì lùn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就:按照。指按照事情本身來評論是非得失。也指只評事情的現象;不涉及事情的本質和做事的指導思想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楊時《楊龜山集 荊州所聞》:“孟子與人君言,皆所以擴其善心,而革其非,不止就事論事。”
-
76
潔身自好
- 成語拼音:
- jié shēn zì hào
- 成語解釋:
- 潔:沌潔;好:喜愛。保持自身的清潔;不同流合污。現也指怕招惹是非;只顧自己;不關心大多數人的利益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 逃名》:“逃名,固然也不能說是豁達,但是去就,有愛憎,究竟總不失為潔身自好之士。”
-
77
調三窩四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sān wō sì
- 成語解釋:
- 搬弄是非,挑拔離間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1回:“少不得意,不是背地里嚼舌根,就是調三窩四的。”
-
78
白黑顛倒
- 成語拼音:
- bái hēi diān dǎo
- 成語解釋:
- 顛倒:錯亂。指白黑不分、是非顛倒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列女傳 楚成鄭瞀》:“王不明察,遂辜無罪,是白黑顛倒,上下錯謬也。”
-
79
白黑分明
- 成語拼音:
- bái hēi fē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薛宣傳》:“所貶退稱進,白黑分明,由是知名。”
-
80
搬口弄唇
- 成語拼音:
- bān kǒu nòng chún
- 成語解釋:
- 搬:搬弄;弄:賣弄。指說長道短,挑拔是非或賣弄口才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3回:“又見我兩日不回,必有人搬口弄舌,想是疑心,不做買賣。”
* 關于是非的成語 形容是非的成語 描述是非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