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昧昧的成語 (35個)
-
1
昧昧無聞
- 成語拼音:
- mèi mèi wú wén
- 成語解釋:
- 聞:出名。指無聲無息,無人知曉
- 成語出處:
- 《剪燈余話·長安夜行錄》:“而使之昧昧無聞,安得不飲恨于九泉,抱痛于百世哉?”
-
2
素昧生平
- 成語拼音:
- sù mèi shēng píng
- 成語解釋:
- 彼此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同“素昧平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八回:“時筱仁因彼此素昧生平,也樂得裝作不知,以免拖累。”
-
3
此中三昧
- 成語拼音:
- cǐ zhōng sān mèi
- 成語解釋:
- 三昧:佛教用語,梵文音譯詞,意思是“正定”,即屏絕雜念,使心神平靜,是佛門修養之法。比喻這里面的奧妙之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肇《國史補·中》:“長沙僧懷素好草書,自言得草圣三昧。”
-
4
得其三昧
- 成語拼音:
- dé qí sān mèi
- 成語解釋:
- 三昧:梵語,意為正定。排除一切雜念,使心神平靜,專心致志,達到悟境。引申為訣竅或精義。指在某方面造詣深湛,熟知精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又贈老謙》:“瀉湯舊得茶三昧。”
-
5
禍來神昧
- 成語拼音:
- huò lái shén mèi
- 成語解釋:
- 昧:昏昧。禍患來了,神志昏亂不清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高祖天福十二年》:“鄙語有之:福至心靈,禍來神昧。”
-
6
昧旦晨興
- 成語拼音:
- mèi dàn chén xīng
- 成語解釋:
- 昧旦:破曉。指天不亮就起來。形容勤勞或憂心忡忡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簡文帝紀》:“何嘗不昧旦晨興,夜分忘寢。”
-
7
昧地瞞天
- 成語拼音:
- mèi dì mán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欺騙天地。比喻昧著良心,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無名氏《活拿蕭天佑》頭折:“你這般昧地瞞天,諂佞奸僻。”
-
8
昧地謾天
- 成語拼音:
- mèi dì mán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昧著良心隱瞞真實情況,用謊言欺騙他人。亦作“昧地瞞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金侯善淵《酹江月》詞:“昧地謾天,多能已會,以巧翻為拙。”
-
9
昧旦丕顯
- 成語拼音:
- mèi dàn pī xiǎn
- 成語解釋:
- 昧旦:天色未亮時;丕顯:顯揚,光大。天不亮就起床,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業。形容為證勤勞辛苦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·太甲》:“先王昧爽丕顯,坐以待旦。”
-
10
天造草昧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zào cǎo mèi
- 成語解釋:
- ①謂天地之始,萬物草創于混沌蒙昧之中。②謂草創之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·屯》:“天造草昧。”
* 關于昧昧的成語 形容昧昧的成語 描述昧昧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