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易易的成語 (144個)

    121

    顯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ǎn ér yì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顯:明顯。很明顯;極容看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王安石《洪范傳》:“在我者,其得失微而難知,莫若質諸天物之顯而見,且可以為戒也。”
    122

    析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hái yì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拆尸骨為炊,交換孩子而食。形容糧盡援絕的極端困境。參見“析骸以爨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來歙傳》:“昔宋執楚使,遂有析骸子之禍。”
    123

    小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ǎo qì yì y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盈:滿。器物小,容滿。原指酒量小。后比喻器量狹小,容自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吳質《在元城與魏太子箋》:“小器盈,先取沉頓。”
    124

    賢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xián yì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指對妻子要重品德,不重容貌。后多指尊重賢德的人,不看重女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論語 學而》:“賢賢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。”
    125

    知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yì zhī n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孫中山的認識論命題,與古代流傳下來的“知行難”學說相對。也稱知難行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中山《民權主義》第二講:“天下的事情,的確是行知難。”
    126

    一成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chéng b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一成不變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歷志一》:“夫天之行度多端,而人之智力有限……惟合古今人之心思,踵事增修,庶幾符合。故不能為一成不之法也。”
    127

    一定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dìng b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改變。原指一定下來就不變更,后形容事理正確,不可改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主術訓》:“今夫權衡規矩,一定而不,不為秦楚變節,不為胡越改容。”
    128

    地而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dì ér c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換一換所處的地位。比喻為對方想一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髦《少康、漢高祖論》:“社稷幾傾,若與少康地而處,或未能復大禹之績也。”
    129

    移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fēng yì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移、:改變;俗:長期積累、沿襲下來的民俗習慣等的總和。指改變舊的風俗習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樂記》:“故樂行而倫清,耳目聰明,血氣和平,移風俗,天下皆寧。”
    130

    移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tiān yì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更換。比喻野心家篡奪政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齊王冏傳》:“趙庶人聽任孫秀,移天日。”
    131

    衣而出,并日而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yī ér chū,bìng rì ér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換;并日:兩天并作一天。一件衣服誰外出就換上,兩天吃一天的飯。形容非常貧窮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儒行》:“篳門圭窬,蓬戶甕牖,衣而出,并日而食。”
    132

    遷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yì qiān b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遷移變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張居正《答中溪李尊師論禪》:“意生分段之身,剎那移遷變,人烏得而知之。”
    133

    以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yáng yì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更換。用羊來替換牛。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坐于堂上,有牽牛而過堂下者。……曰:‘何可廢也,以羊之。’”
    134

    陰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yáng yì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陰和陽交換位置。比喻君弱臣強,君為臣所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楚·屈原《楚辭·九章·涉江》:“陰陽位,時不當兮。”
    135

    一字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y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文字精醇,一個字也不能更改。也用于指抄襲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文藝傳中 孫逖》:“而逖尤精密,張九齡視其草,欲一字,卒不能也。”
    136

    至當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dàng b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:極;當:恰當;:改變。形容極為恰當,不能改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焚書·讀史·孔明為后主寫申韓管子六韜》:“故汲長孺謂其內多欲而外施仁義,而論六家要指者,又以‘博而寡要,勞而少功’八字概之,可謂至當不之定論。”
    137

    眾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qíng yì j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大家齊心協力;就容把事情辦好。擎:往上托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3回:“現在我們大家替他打算,眾擎舉,已有個成數了,不日便可奉請開復。”
    138

    悲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ēi gē yì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見“悲歌擊筑”。
    139

    拔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zhì yì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幟:旗幟;:換。比喻推翻別人,自己占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候列傳》:“趙見我走,必空壁逐我,若疾入趙壁,拔趙幟,立漢赤幟。”
    140

    拔趙幟漢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幟:旗幟;:換。比喻偷換別人的勝利成果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候列傳》:“共候趙空壁逐利,則馳入趙壁,皆拔趙旗,立漢赤幟二千。”
    * 關于易易的成語 形容易易的成語 描述易易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