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明明的成語 (297個)
-
161
大明法度
- 成語拼音:
- dà jíng fǎ dù
- 成語解釋:
- 明:嚴明;法度:規矩,制度。大力嚴明制度、法規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安石《上時政疏》:“蓋夫天下之大器也,非大明法度,不足以維持,非眾建賢才,不足以保守。”
-
162
錮聰塞明
- 成語拼音:
- gù cōng sè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錮:禁錮,堵塞;聰:聽覺;明:視覺。指堵塞人的耳目,使之淺陋遲鈍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譚嗣同《黃穎初敘》:“強其繁而簡之,是錮聰塞明,陋天下者也。”
-
163
公道大明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dào dà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公道:公正的原則或道理。公正的道理得到顯揚,正義得到伸張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天然癡叟《石點頭·侯官縣烈女殲仇》:“郡中縉紳、耆老、鄰里,公書公呈,一齊并進,公道大明。”
-
164
光明洞徹
- 成語拼音:
- guāng míng dòng chè
- 成語解釋:
- 明亮通透
- 成語出處:
-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仙藥》:“赤者如珊瑚,白者如截肪,黑者如澤漆,青者如翠羽,黃者如紫金,而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。”
-
165
光明大道
- 成語拼音:
- guāng míng dà dà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
- 成語出處:
-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9章:“我們已加入革命陣線,走上光明大道,何至于再入岔路,鉆回黑暗中嗎?”
-
166
黑白分明
- 成語拼音:
- hēi bái fē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黑、白:黑白兩種顏色;明:清楚。黑白兩色分得很清。比喻對是非好壞分得非常清楚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 保位權》:“黑白分明,然后民知所去就。”
-
167
昏鏡重明
- 成語拼音:
- hūn jìng chóng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將昏暗的銅鏡重新打磨光亮。比喻重見光明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神奴兒》第四折:“今日投至見大人,似那撥云見日,昏鏡重明。”
-
168
花明柳暗
- 成語拼音:
- huā míng liǔ àn
- 成語解釋:
- 垂柳濃密,鮮花奪目。形容柳樹成蔭,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。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商隱《夕陽樓》詩:“花明柳暗繞天愁,上盡重城更上樓。”
-
169
獎罰分明
- 成語拼音:
- jiǎng fá fē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該賞的賞,該罰的罰,絕不含糊
- 成語出處:
- 鄧小平《堅持按勞分配原則》:“要有獎有罰,獎罰分明。”
-
170
浸明浸昌
- 成語拼音:
- jìn míng jìn chāng
- 成語解釋:
- 浸:漸漸;明:顯明;昌:興盛,繁榮。逐漸明顯至于昌盛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上嘉唐虞,下悼桀紂,浸微浸滅浸明浸昌之道,虛心以改。”
-
171
涇渭分明
- 成語拼音:
- jīng wèi fē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古人認為;渭河水清;涇河水濁;兩水合流后;清濁依舊分明。比喻是非清楚;容易區別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德裕《劉公神道碑銘》:“遇物而涇渭自分,立誠而風雨如晦。”
-
172
來歷不明
- 成語拼音:
- lái lì bù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來歷:由來。人或事物的來歷與經過不清楚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周密《癸辛雜識 前集 鄭仙姑》:“適新建縣有闕氏者,雇一婢,來歷不明。”
-
173
連明達夜
- 成語拼音:
- lián míng dá yè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連明連夜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解放日報》1944.9.2:“沒有鞋面,就把沒有縫上袖子的一個襖襟子用了,連明達夜做了一雙。”
-
174
廉明公正
- 成語拼音:
-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
- 成語解釋:
- 廉明:清廉,不貪污受賄。不貪污受賄,清明公正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余繼登《典故紀聞》第十一卷:“以爾廉平公正,命長郡治。”
-
175
柳媚花明
- 成語拼音:
- liǔ mèi huā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媚:美好,可愛。綠柳成蔭,鮮花怒放。形容春天的美景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朱有燉《神仙會》第一折:“結此生歡娛境,倚玉偎香,柳媚花明,美景良辰,行樂意同情。”
-
176
連明連夜
- 成語拼音:
- lián míng lián yè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通宵達旦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水堂醉臥問杜三十一》詩:“那似此堂簾幕底,連明連夜碧潺湲?”
-
177
另請高明
- 成語拼音:
- lìng qǐng gāo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另外請一個較高明的人,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請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6回:“倘若這女客不要,還得主人另請高明。”
-
178
明辨是非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biàn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分清楚是和非、正確和錯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歐陽修《與王懿敏公》:“某竊位于此,不能明辨是非,默默茍且,負抱愧恥,何可勝言。”
-
179
明查暗訪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chá àn fǎng
- 成語解釋:
- 明里調查,暗中訪問。指多方面調查了解情況
- 成語出處:
- 清 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8回:“差你往齊東村明查暗訪,這十三條命案是否服毒?”
-
180
明恥教戰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chǐ jiào zhàn
- 成語解釋:
- 教導士兵作戰,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,因而能夠奮勇向前,殺敵取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明恥教戰,求殺敵也。”
* 關于明明的成語 形容明明的成語 描述明明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