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時間的成語 (284個)
-
241
碩果僅存
- 成語拼音:
- shuò guǒ jǐn cún
- 成語解釋:
- 大的樹上唯一留存下來的大果子。比喻由于時間的推移;留存下來僅存的人或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候方域《彭容園文序》:“今則曾未須臾,而生死聚散,升沉顯晦之變不可勝窮,而彭子獲以碩果獨存,豈非天哉。”
-
242
樹高千丈,葉落歸根
- 成語拼音:
- shù gāo qiān zhàng,yè luò guī gēn
- 成語解釋:
- 樹長得再高,落葉還是要回到樹根。比喻離開故土時間再長,最后還是要回歸故土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平妖傳》第八回:“常言道:‘樹高千丈,葉落歸根’,這小廝怕養不大。”
-
243
三年五載
- 成語拼音:
- sān nián wǔ zǎi
- 成語解釋:
- 載:年。指三五年。形容不很長的幾年時間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楊文奎《兒女團圓》第二折:“也須知俺這三年五載,看看衰邁,還有甚精金響鈔,暗暗藏埋。”
-
244
瞬息千變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xī qiān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瞬息:極短的時間。指在瞬息之間就會發生快而復雜的變化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4回:“大凡交涉的事是瞬息千變的,只看雯兄養疴一個月,國家已經蹙地八百里了。”
-
245
瞬息萬變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xī wàn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瞬息:一眨眼、一呼吸的極短時間;萬變:變化之多。在極短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。形容變化很多很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胡宏《題上封寺》:“風云萬變一瞬息,紅塵奔走真徒勞。”
-
246
十月懷胎
- 成語拼音:
- shí yuè huái tā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夠的時間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反對本本主義》:“調查就像‘十月懷胎’,解決問題就像‘一朝分娩’。調查就是解決問題。”
-
247
熟羊胛
- 成語拼音:
- shú yáng jiǎ
- 成語解釋:
- 羊胛:羊的肩胛。比喻時間過得很快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回鶻傳》:“日入亨羊胛,熟,東方已明。”
-
248
稍縱則逝
- 成語拼音:
- shāo zòng zé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縱:放松;逝:失去。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。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郎廷槐《師友詩傳錄》:“當其觸物興懷情來神會,機栝躍如,如兔起鶻落,稍縱則逝矣。”
-
249
天長地遠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cháng dì yuǎn
- 成語解釋:
- 跟天和地存在的久遠。形容時間悠久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轍《息壤》:“天長地遠莽無極,雖有缺壤誰能皗。”
-
250
同日而語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rì ér yǔ
- 成語解釋:
- 指兩人或兩件事放在同一時間里來討論。意即相提并論;同等看待。語:談論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趙策二》:“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,臣人之與臣于人也,豈可同日而言之哉!”
-
251
泰山若厲
- 成語拼音:
- tài shān ruò lì
- 成語解釋:
- 厲:通“礪”,磨刀石。泰山剝蝕得像一塊磨刀石那么小。比喻經歷時間久遠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使黃河如帶,泰山若厲,國以永存,愛及苗裔。”
-
252
跳丸日月
- 成語拼音:
- tiào wán rì yuè
- 成語解釋:
- 跳丸:跳動的彈丸。形容時間過得極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秋懷》詩:“憂愁費晷景,日月如跳丸。”唐·杜牧《寄浙東韓乂評事》詩:“一笑五云溪上舟,跳丸日月十經秋。”
-
253
枉費工夫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fèi gōng fū
- 成語解釋:
- 白白地耗費時間與精力。形容徒勞無益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15卷:“如今要下功夫,且須端莊存養,獨觀昭曠之原,不須枉費工夫,鉆在紙上語。”
-
254
萬古千秋
- 成語拼音:
- wàn gǔ qiān qi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延續的時間極久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周樸《望中懷古》:“齊心樓上望浮云,萬古千秋空姓名。”
-
255
聞雞起舞
- 成語拼音:
- wén jī qǐ wǔ
- 成語解釋:
-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。形容有志報國之士奮發圖強;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。雞:雞鳴報曉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祖逖傳》:“中夜聞荒雞鳴,蹴琨覺曰:‘此非惡聲也。’因起舞。”
-
256
五世其昌
- 成語拼音:
- wǔ shì qí chāng
- 成語解釋:
- 世:代;其:時間副詞,交要。五世之后,子孫昌盛。舊時用于祝人新婚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》:“有媯之后,將育于姜。五世其昌,并于正卿。八世之后,莫之與京。”
-
257
危在旦夕
- 成語拼音:
- wēi zài dàn x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。旦夕:早晨和晚上;指很短時間之內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》:“今管亥暴亂,北海被圍,孤窮無援,危在旦夕。”
-
258
席不暇暖
- 成語拼音:
- xí bù xiá nuǎn
- 成語解釋:
- 暇:空閑。連坐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。形容很忙;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武王式商容之閭,席不暇暖,吾之禮賢,有何不可?”
-
259
席不暇溫
- 成語拼音:
- xí bù xiá wēn
- 成語解釋:
- 席:坐席;暇:空閑。連座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。形容很忙,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白孤劍誰托,悲歌自憐,迫于恓惶,席不暇暖。”
-
260
夏蟲不可言冰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。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。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十回:“夏蟲不可言冰,蟪蛄不知春秋。”
* 關于時間的成語 形容時間的成語 描述時間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