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時機的成語 (104個)
-
21
臨機能斷
- 成語拼音:
- lín jī néng duàn
- 成語解釋:
- 當機立斷。抓住時機,立刻決斷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史·樊子蓋傳論》:“子蓋雅有干局,質性方嚴,見義而勇,臨機能斷,保全邦邑,勤亦懋哉!”
-
22
臨機輒斷
- 成語拼音:
- lín jī zhé duàn
- 成語解釋:
- 當機立斷。抓住時機,立刻決斷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杜如晦傳》:“如晦少英爽,喜書,以風流自命,內負大節,臨機輒斷。”
-
23
隨機而變
- 成語拼音:
- suí jī ér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隨著時機或情況而變化。形容靈活機敏
- 成語出處:
- 《敦煌變文集·韓擒虎活本》:“大凡男子,隨機而變,不如降他。”
-
24
持重待機
- 成語拼音:
- chí zhòng dài jī
- 成語解釋:
- 持重:小心謹慎。形容謹慎地等待時機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宣帝紀》:“時朝廷以亮僑軍遠寇,利在急戰,每命帝持重待機以候其變。”
-
25
待機再舉
- 成語拼音:
- dài jī zài jǔ
- 成語解釋:
- 舉:行動。等待時機然后再行動
- 成語出處:
- 穆欣《南線巡回·粵桂大圍殲戰》:“他曾妄想……保住殘部待機再舉。”
-
26
待時而動
- 成語拼音:
- dài shí ér dòng
- 成語解釋:
- 等待時機然后行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系辭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,何不利之有?”
-
27
機不旋踵
- 成語拼音:
- jī bù xuán zhǒ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時機短暫。旋踵,轉過腳后跟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皇甫枚《三水小牘·宋柔》:“機不旋踵,時不再來。必發今宵,無貽后悔。”
-
28
及鋒而試
- 成語拼音:
- jí fēng ér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及:乘;鋒:鋒利,比喻士氣高昂;試:試用。趁鋒利的時候用它。原指乘士氣高漲的時候使用軍隊,后比喻乘有利的時機行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。日夜企而望歸,及其鋒而用之,可以有大功。”
-
29
知機識變
- 成語拼音:
- zhī jī shí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機:時機。指能了解、掌握時機,識別、適應時局的變化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·尉遲敬德等傳》:“史臣曰:‘皆謂猛將謀臣,知機識變,有唐之盛,斯實賴焉。’”
-
30
臨機應變
- 成語拼音:
- lín jī yìng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機:時機,形勢。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36卷:“不過使兵識將意,將識士情,蓋未論臨機應變,方略不同。”
-
31
臨機制勝
- 成語拼音:
- lín jī zhì shèng
- 成語解釋:
- 臨:面臨;機:時機,形勢。臨到機會來時能以謀略取勝。比喻機智靈活,富于謀略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16回:“兵事臨機制勝,非可預言,愿假臣一乘,使得預謀于行間。”
-
32
面授機宜
- 成語拼音:
- miàn shòu jī yí
- 成語解釋:
-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與孫子思七首》:“書四紙,并藥方馳上方,須面授其秘也。”
-
33
相機而動
- 成語拼音:
- xiàng jī ér dòng
- 成語解釋:
- 觀察時機,看到適當機會立即行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69回:“宜剛宜柔,相機而動。”
-
34
應變隨機
- 成語拼音:
- yìng biàn suí jī
- 成語解釋:
- 機:時機,形勢。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柯丹丘《荊釵記·奸詰》:“吾兄就應變隨機,將侄女送到王門去。”
-
35
語不投機
- 成語拼音:
- yǔ bù tóu jī
- 成語解釋:
- 佛教禪宗謂說法不契合時機或對方的根機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五燈會元·大愚芝禪師法嗣·云峰文悅禪師》:“所以道,言無展事,語不投機,承言者喪,滯句者迷。”
-
36
趁熱打鐵
- 成語拼音:
- chèn rè dǎ tiě
- 成語解釋:
- 趁鐵燒紅的時候錘打它;比喻不失時機抓緊去做。
- 成語出處:
-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34章:“是的,我們要趁熱打鐵,一舉攻破南陽。”
-
37
遷延過時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yán guò shí
- 成語解釋:
- 遷延:拖延。拖延錯過時機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徐光啟《農政全書·營治》:“遷延過時,秋苗亦誤鋤治。”
-
38
相時而動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shí ér dòng
- 成語解釋:
- 相時:看準時機。觀察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而行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許無刑而伐之,服而舍之,度德而處之,量力而行之,相時而動,無累后人,可謂知禮矣。”
-
39
當機貴斷
- 成語拼音:
- dāng jī guì duàn
- 成語解釋:
- 當:面臨;機:時機;斷:決斷。在緊要關頭貴在立即作出決斷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宋綬傳》:“臨事尚乎守,當機貴乎斷,兆謀先乎密。”
-
40
當機立決
- 成語拼音:
- dāng jī lì jué
- 成語解釋:
- 抓住時機,立刻判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采蘅子《蟲鳴漫錄》卷一:“國家設官分職,秩有大小,權亦有等差:斬絞者奏請定奪,軍流決于臬司,徒決于府,枷仗決于縣,法至良也。所患者,不能當機立決,必待報而后施行。”
* 關于時機的成語 形容時機的成語 描述時機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