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無能的成語 (29個)
-
21
庸庸碌碌
- 成語拼音:
- yōng yōng lù lù
- 成語解釋:
- 庸庸:平平常常。碌碌:無能的樣子。指人平凡無奇,無所作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余繼登《典故紀聞》卷三:“卿等居持衡秉鑒之任,宜在公平以辨別賢否,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。”
-
22
走骨行尸
- 成語拼音:
- zǒu gǔ xíng shī
- 成語解釋:
- 行尸:會行走的尸體。比喻雖有形骸卻沒有靈魂,庸碌無能、毫無生氣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柳梢青》詞:“走骨行尸,貪財競色,枉銷年月。”
-
23
半文不值
- 成語拼音:
- bàn wén bù zhí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毫無價值或無能、品格卑下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2回:“倘若事事讓他,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。”
-
24
束手坐視
- 成語拼音:
- shù shǒu zuò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拱著手,坐著看。比喻對應當管的事無能為力或不管不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·徐有貞傳》:“京軍一出,日費不貲,遇漲則束手坐視,無所施力。”
-
25
豎子成名
- 成語拼音:
- shù zǐ chéng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指無能者僥幸得以成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阮籍傳》:“(阮籍)嘗登廣武,觀楚漢戰處,嘆曰:‘時無英雄,使豎子成名。’”
-
26
余子碌碌
- 成語拼音:
- yú zǐ lù lù
- 成語解釋:
- 余子:其它的人。謂其它人平庸無能,表示對別人的輕視。《后漢書·稱衡傳》:“衡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。常稱曰:‘大兒孔文舉,小兒楊德祖。余子碌碌,莫足數也。’明·袁宏道《瓶花齋集之九·尺櫝·與李龍湖》:“仆嘗謂六朝無詩,陶公有詩趣,謝公有詩料,余子碌碌,無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猿文苑傳下·禰衡》:“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。常稱曰:‘大兒孔文舉,小兒楊德祖。余子碌碌,莫足數也。’”
-
27
勢不可為
- 成語拼音:
- shì bù kě wéi
- 成語解釋:
- 為:做,干。大勢已去,無能為力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:“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,儔諸將而語之。”
-
28
窩囊廢
- 成語拼音:
- wō nāng fèi
- 成語解釋:
- 指怯懦無能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石玉昆《續小五義》第七回:“哥哥,這個人敢是窩囊廢,不然,我們給他講個人情吧。”
-
29
朽木枯株
- 成語拼音:
- xiǔ mù kū zhū
- 成語解釋:
- 株:樹根。朽爛的樹根,枯干的樹木。比喻老朽無能之輩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康海《中山狼》第三折:“俺道您瓊材玉樹,卻元是朽木枯株。”
* 關于無能的成語 形容無能的成語 描述無能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