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無無的成語 (1373個)

    921

    遺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ě wú yí x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民間沒有被棄置不用的人才。指任人唯賢,人盡其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大禹漠》:“野遺賢,萬邦咸寧。”
    922

    音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o wú yīn x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杳:不見蹤影;沒有跡象;音信:消息;回信。形容信息斷絕;了解不到對方的情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黃孝邁《詠水仙》詞:“警鴻去后,輕拋素襪,杳音信。”
    923

    影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o wú yǐng xi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蹤影,沒有音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32回:“晁夫人起先等那官府有甚賑濟的良方,杳影響;又等那鄉宦富室有什么捐輸,又絕音信。”
    924

    止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ng wú zhǐ j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止境:盡頭。永遠沒有到頭的時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秦嶺之夜》:“秦嶺上還有積雪,秦嶺的層嵐屏障永止境似的。”
    925

    枝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wú zhī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枝葉:比喻瑣細的言辭。形容言詞文字簡潔,沒有枝蔓的言詞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李沆傳》:“內行修謹,言枝葉。”
    926

    于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xīn wú k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愧:慚愧,羞愧。從心里感到沒有什么可愧疚的。指沒有對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。亦作“于心不愧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令《謝劉成父》:“塵埃隔眼逢何晚,氣類相期久愈堅,以義求人今遂得,于心愧果為賢。”
    927

    音信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xìn yǎo w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一點消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吾邱瑞《運甓記·剪發延賓》:“盼前程音信杳。”
    928

    言有盡而音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yǒu jìn ér yīn yì wú qi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言有窮盡而含意沒有窮盡。指詩文等蘊含著深刻含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劉熙載《藝概·詞曲賦》:“故知詞也者,言有盡而音意窮也。”
    929

    有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yī wú èr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事物獨特,極難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姚子翼《遍地錦 勸主》:“似這等才調,也算得有一二的了。”
    930

    欲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yán wú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想說又說不出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冰心《最后的安息》:“猛然看是惠姑,眉眼動了幾動,只顯出欲言聲欲哭淚的樣子。”
    931

    有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yǎn wú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珠:眼珠。長著眼睛沒有眼珠。比喻沒有識別人或事物的能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一折:“常言道賢者自賢,愚者自愚,就似那熏蕕般各別難同處。怎比你有眼卻珠。”
    932

    有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zēng wú j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有增多,沒有減少。形容不斷地增加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禹偁《為壽寧節不任朝覲奏事狀》:“當百辟稱觴之日,是二年伏杭之余,歷夏經秋,有增減,莫預歡呼之會,僅成病廢之身。”
    933

    有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zhí wú q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光有職位而沒有實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給他安了個大隊副官的名義,有職權。”
    934

    有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zēng wú sǔ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損:損害,減少。仍在增加,不見減少。指事物向著某個方面不斷深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高堂隆傳》:“臣寢疾病,有增損,常懼奄忽,忠款不昭。”
    935

    言之文,行而不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zhī wú wén,xíng ér bù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文章沒有文采,就不能流傳很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襄公二十年》:“仲尼曰:‘志有之,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不言誰知其志?言而文,行而不遠。’”
    936

    有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zēng wú y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斷增加或不斷擴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范文瀾《中國近代史》上冊第八章:“首先是美國教士向駐京美使發電報告說‘搶劫縱火及暗殺之事,有增已……’”
    937

    言之罪,聞之足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zhī wú zuì,wén zhī zú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:說話;聞:聽話;足:足以,值得;戒:警惕。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,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汪琬《詩說序》:“詩獨主志,所為主文譎諫,與言之罪,聞之足戒者,其詞則隱,其旨則微。”
    938

    言之者罪,聞之者足以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zhī zhě wú zuì,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者:說話的人;聞者:聽話的人;足:足以,值得;戒:警惕。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,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大序》:“言之者罪,聞之者足以戒。”
    939

    芝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i cao wu ge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的成就,沒有任何幫助,出于自己的努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吳·虞翻《與弟書》:“揚雄之才,非出孔氏之門,芝草根,醴泉源。”
    940

    只此一家,別分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cǐ yī jiā,bié wú fēn d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,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,只能在他這一家店里買到某種商品。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,別處都沒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》:“為群眾所接受,所實踐,而不是閉門造車,自作聰明,只此一家,別分店的那種貴族式的所謂‘政治家’。”
    * 關于無無的成語 形容無無的成語 描述無無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