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無無的成語 (1373個)

    721

    對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wú duì zh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對證:核實。當事人已死,法核對事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三折:“那廝死了,可不好了,你做的個死對證。”
    722

    二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wú èr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公事和私事不能兩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成公八年》:“禮加貨,事二成。”杜預注:“公私不兩成。”
    723

    二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wú èr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立誓決不變心。形容意志堅定專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獻飯》:“萬歲爺休出此言,臣等情愿隨駕,誓二心。”
    724

    二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wú èr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二志:二心。立誓決不變心。形容意志堅定專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55回:“倘蒙矜厄之仁,退師三十里,寡君愿以國從,誓二志。”
    725

    忌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wú jì d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肆:放肆;任意而行;忌憚:懼怕;畏懼。任意妄為;一點顧忌、畏懼也沒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小人之中庸也;小人而忌憚也。” 宋 朱熹注:“小人不知有此,則肆欲妄行,而所忌憚矣。”
    726

    立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eng wu li zhu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寸土可以容身。比喻極小的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1回:“今日身立錐,誠恐有誤諸君。”
    727

    求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wú qiú b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飽:吃足。飲食不要求飽,指飲食要有節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君子食求飽,居求安。”
    728

    頭不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wú tóu bù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:走。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行動不起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18回:“蛇頭不行,兵主自亂,大都棄城逃生,各走各路。”
    729

    死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wáng wú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日:沒有多少日子。死期將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李密傳》:“今兵眾既多,糧所出,若曠日持久,則人馬困弊,大敵一臨,死亡日矣!”
    730

    葬身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死了沒有地方埋葬。形容死的結局很悲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紀君祥《趙氏孤兒》楔子:“天那,可憐害俺一家,死葬身之地也。”
    731

    葬身之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s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葬:埋葬。死了沒有地方埋葬。形容死的結局很悲慘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而已集·答有桓先生》:“社會沒有知道我在攻擊,倘一知道,我早已死葬身之所了。”
    732

    擇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ú zé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一身行為遵循法則而其它選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孝經·卿大夫》:“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,口擇言,身擇行。”
    733

    少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o xiǎo wú c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猜:猜疑。指男女幼小時一起玩耍,天真邪,不避嫌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白《長干行》詩:“同居長干里,兩小嫌猜。”
    734

    肆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xíng wú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肆:放肆。忌:顧忌。任意胡作非為,一點顧忌沒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石亨傳》:“因劾亨招權納賕,肆行忌,與術士鄒叔彝等私講天文,妄談休咎,宜置重典。”
    735

    所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ǒ xiàng wú q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所指向的地方,誰也阻擋不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·魏志·鮮卑傳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書》:“年十四五,異部大人卜賁邑鈔取其外家牛羊,檀石槐策騎追擊,所向前,悉還得所亡。”
    736

    視有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yǒu ruò w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視:看待。把有這回事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事一樣。形容不當一回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8回:“寶之這戲子見怪賢閑事,視有若。”
    737

    視有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yǒu rú w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視:看待。把有這回事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事一樣。形容不當一回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6回:“獨他一個皆視有如,毫不介意,因此眾人嘲他越發呆了。”
    738

    壽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yuán wú l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壽元:壽命;量:沒有限度。祝人長壽的頌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四折:“爇龍涎一炷透蒼穹,祝吾生壽元量。”
    739

    受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zhī wú k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受:接受,得到。得到某種獎勵或榮譽沒有什么可慚愧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瑪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四卷:“這些錢是自己豁出老命賺來的,萬般辛苦,受之愧。”
    740

    食之味,棄之不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zhī wú wèi,qì zhī bù g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味:滋味。吃起來沒有滋味,丟掉它又可惜。形容東西大用處但又舍不得拋棄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書信集·致章廷謙》:“這一種雜志,大約小峰是食之味,棄之不甘也。”
    * 關于無無的成語 形容無無的成語 描述無無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