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無無的成語 (1373個)

    561

    蕩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ng rán wú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任昉《為梁武帝集墳籍令》:“近災起柏梁,遂逐渠閣,青編素簡,一同煨燼,湘囊綖柣,蕩然余。”
    562

    此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àn wú cǐ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斷:絕對,一定。絕對沒有這樣的道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1回:“一個少年婦女,獨自在外,又同伴,靠賣詩文過日子,恐怕世上斷此理。”
    563

    孑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i wú jié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殆:幾乎;孑遺:剩余。幾乎沒有一點余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周祗《與劉裕書諫伐蜀》:“然益土荒殘,野青草,成都之內,殆孑遺。”
    564

    遺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ì wú yí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遺:遺留,遺漏。形容地上的自然資源充分得到利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馮桂芬《校攽廬抗議》:“人棄材,地遺利,君民不隔,名實必副。”
    565

    富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ér wú j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驕:驕傲。雖已富有但不驕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子貢曰:‘貪而諂,富而驕,何如?’”
    566

    反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fù wú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變化不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演義》第三三回:“操曰:‘袁譚小子,反覆常,吾難準信。’”
    567

    法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 lì wú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法力: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;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。佛法的力量沒有邊際。比喻力量極大而不可估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名氏《八仙過海》第三折:“小圣我法力邊,通天達地,指山山崩,指水水跑。”
    568

    放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làng wú j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放浪不羈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辛文房《唐才子傳·王建》:“建性耽酒,放浪拘。”
    569

    夫妻隔宿之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ū qī wú gé sù zhī c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宿:夜。夫妻之間沒有隔夜解不開的仇怨。形容夫妻間的恩怨容易化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9回:“‘夫妻隔宿之仇’,我怪你怎的?”
    570

    夫妻隔夜之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ū qī wú gé yè zhī c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夫妻之間沒有隔夜解不開的仇怨。形容夫妻間的恩怨容易化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上卷:“常言道,夫妻隔夜之仇,說不定明朝一早你就回去了。”
    571

    福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shòu wú j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疆:極限,止境。福分與年壽都止境。是祝頌之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六十九卷:“至誠君子,得而寶之,即福壽疆。”
    572

    雙降,禍不單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wú shuāng jiàng,huò bù dā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降:降臨。福不會接連而來,禍災卻會接踵而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15回:“這才是福雙降,禍不單行。我才脫了天條死難……又撞著這般惡魔,他來害我!”
    573

    風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yuè wú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極言風景之佳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六先生畫像·濂溪先生》:“風月邊,庭草交翠。”
    574

    貴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ì jiàn wú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的身份地位并不是永恒不變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楙《野客叢書·鹖冠子》:“《前漢·藝文志》有《鹖冠子》一篇,今所行四卷十五篇。如所謂‘中流失般,一壺千金’、‘貴賤常,物使之然’皆出于是。”
    575

    孤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ū lì wú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孤立:沒有得到同情和援助。指單獨行事;沒有援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班超傳》:“焉耆以中國大喪,遂功沒都護陳睦。超孤立援,而龜茲姑墨數發兵攻疏勒。”
    576

    孤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ū lì wú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有一個人或一方面的力量,得不到外力援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班超傳》:“十八年,帝崩,焉耆以中國大喪,遂攻沒都護陳睦,超孤立援。”
    577

    公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píng wú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辦事公平,沒有私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秦策》:“法令至行,公平私。”
    578

    攻其備,出其不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qí wú bèi,chū qí b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其:敵方;意:意料。乘敵方沒有防備突然攻擊,行動出乎對方意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齊·孫武《孫子·計篇》:“攻其備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勝,不可先傳也。”
    579

    格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é shā wú l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格殺勿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中國史稿》第五編第三章第三節:“清政府以‘格殺論’對付人民,人民也以‘格殺論’對待賣國賊。”
    580

    隔舍須有耳,窗外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é shě xū yǒu ěr,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須:應當。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60回:“正是隔舍須有耳,窗外豈人!公子聽得仔細,即心中轉道:‘奇怪,難道他主仆多是女人?’”
    * 關于無無的成語 形容無無的成語 描述無無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