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文章的成語 (357個)

    321

    心知其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zhī qí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:意義。心中領會了的主旨或技藝的要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五帝本紀》:“書缺有間矣,心知其意,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。”
    322

    語不驚人死不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bù jīng rén sǐ bù xi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:言語。形容作詩或寫極力追求尋覓驚人的佳句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》詩: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。”
    323

    一波三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bō sān z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寫字的筆法曲折多變。現比喻的結構起伏曲折。也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宣和書譜 太上內景神經》:“然其一波三折筆之勢,亦自不茍。”
    324

    異草奇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cǎo qí h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指希奇少見的花草。也比喻美妙的作品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 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 白馬寺》:“庭列修竹;檐拂高松,奇花異草,駢闐堦砌。”
    325

    遺芬剩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fēn shèng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前人留下的精美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東陽《跋〈聚芳亭卷〉》:“而詩書圖史,遺芬剩馥,在其子孫者,其來未艾,謂非少保公之賢而至然哉!”
    326

    一揮而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huī ér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揮:揮筆;成:成功。一動筆就寫成了。形容寫字、寫、畫畫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蔡□《鐵圍山叢談》:“公乃徐徐調筆而操之,顧謂客子:‘欲何字耶?’惡客即拱而答:‘某愿作龜山字爾。’公乃大笑,因一揮而成。”
    327

    一律千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ǜ qiān p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律:同樣的。一千篇都一個樣。指、題材、寫法公式化。泛指事物形式陳舊呆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費經虞《雅論》:“用事非詩正體,然景物有限,格調易窮,一律千篇,只供厭飫,欲觀人筆力才詣,全在阿堵中。”
    328

    倚馬長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mǎ cháng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倚:靠著。比喻才思敏捷,寫得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67回:“兩人不來多嘴,全憑那斫輪老手徐世昌,及倚馬長才王式通,悉心研究……”
    329

    一氣呵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qì hē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呵:呼氣。一口氣做成。形容結構緊湊;氣連貫。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;迅速不間斷地完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胡應麟《詩藪 近體中》:“若‘風急天高’,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,一句之中字字皆律,而實一意貫穿,一氣呵成。”
    330

    言外之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wài zhī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:語言;之:助詞;相當于“的”。言語之外的意思。指沒有在話里或里明說出來的意思。也作“意在言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葉夢得《石林詩話》下卷:“七言難于氣象雄渾、句中有力,而紆余不失言外之意。”
    331

    余霞散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xiá sàn q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清·洪升《長生殿·定情》:“堪賞,圓月搖金,余霞散綺,五云多處易昏黃。”亦常用來評論結尾有不盡之意。詳見“余霞成綺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定情》:“堪賞,圓月搖金,余霞散綺,五云多處易昏黃。”
    332

    要言不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o yán bù f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:簡要;煩:煩瑣。形容說話或寫簡明扼要;一點不羅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管辰《管輅別傳》:“可謂要言不煩也。”
    333

    要言不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o yán bù f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:簡要;繁:繁雜。指說話或寫簡單扼要,不繁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劼人《死水微瀾》第三部:“李大爺要言不繁……”
    334

    寓言十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yán shí j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寓言:有所寄托的話;十九:十分之九。十分之九是寓言。泛指的情節多屬虛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”
    335

    一字不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g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寫不隨便下筆,每一個字都要斟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第16卷:“杜子美改罷長吟,一字不茍。”
    336

    一字不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l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落:丟下。指整篇都仔細逐字逐句地閱讀或背誦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3回:“偶然兩句吹到耳內,明明白白,一字不落,唱道是:‘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。’”
    337

    玉振金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zhèn jīn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道德之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·徐勉傳》:“網羅經誥,玉振金聲,義貫幽微,理入神契。”唐˙楊炯《從弟去溢墓志銘》:“至如白雪回光,清風度曲,崔亭伯真龍之氣,揚子云吐鳳之才,莫不玉振金聲,筆有余力。”
    338

    一針見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hēn jiàn x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。常用來比喻說話(或寫)簡明扼要;能抓住本質;切中要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郭玉傳》:“一針即瘥。”
    339

    玉質金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zhì jīn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金、玉:比喻美好;質:本質;相:外貌。比喻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。也形容人相貌端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逸《離騷序》:“所謂金相玉質,百世無匹,名垂罔極,永不刊滅者矣。”
    340

    言之無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zhī wú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:言語;言辭;物:指內容。指寫或講話空洞;沒有具體充實的內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梁啟超《跋》:“言之無物,務尖險,晚唐之極敝也。”
    * 關于文章的成語 形容文章的成語 描述文章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