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文章的成語 (357個)

    241

    東拉西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ng lā xī c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拉、扯:閑談。沒有明確話題地聊天;也指說話寫條理紊亂;不緊扣中心議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更有一種可笑的,肚子里原沒有什么,東拉西扯,弄的牛鬼蛇神,還自以為博奧。”
    242

    大題小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tí xiǎo z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將磊韙寫成小。比喻把重大問題當作小事情來處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讀〈套不住的手〉》:“這篇作品不是小題大作,而是大題小作,篇幅不長,而意義很大。”
    243

    短小精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ǎn xiǎo jīng g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干。也形容、言論等簡短有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由日本回來了》:“這位女士短小精干,而且說話也似乎頗懂得‘幽默’。”
    244

    短小精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ǎn xiǎo jīng 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精悍:精明勇猛。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。比喻等精煉簡短而有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游俠列傳》:“解為人短小精悍,不飲酒。”
    245

    泛泛之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 fàn zhī t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般化地泛泛地談談(泛泛:浮淺不深入)。指講話或寫不深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犁《澹定集·辟欄說明》:“一切泛泛之談,故弄玄虛,自我吹噓之作,雖名家不收。”
    246

    發瞽振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gǔ zhèn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發:開啟;瞽:盲人;振:振動;聾:耳聾。使盲人也能看見,使聾人也聽得見。比喻言論使人清醒感奮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枚乘《七發》:“當時之是,雖有淹病滯疾,猶將伸佉起蹙,發瞽振聾而觀望之也。”
    247

    廢話連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huà lián p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或言談中不必要的話太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的按語》:“有時廢話連篇,有時又盡量簡古,好象他們是立志要讓讀者受苦似的。”
    248

    風流蘊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liú yùn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蘊藉:平和寬厚;含蓄內秀。風度瀟灑;才華含蘊也可用來形容詩畫意趣飄逸含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齊書 王昕傳》:“學識有風訓,生九子,并風流蘊藉,世號王氏九龍。”
    249

    風流醞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liú yùn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風流:風度,標格。形容人風雅瀟灑,才華橫溢。也形容詩畫意趣飄逸含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儒林傳·元善》:“善之通博,在何妥之下,然以風流醞藉,俯仰可觀,音韻清朗,聽者忘倦,由是為后進所歸。”
    250

    發聾振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lóng zhèn k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聲音很大;使耳聾的也能聽到。發:開啟;振:振動;聵:耳聾。比喻言論等喚醒麻木糊涂的;給人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蕊珠舊史《京塵雜錄 廠年玉筍志》:“如洛鐘之應銅山,蒲牢夜半鳴,足以~。”
    251

    發人深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rén shēn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京夫《手杖》:“雖平平淡淡,卻頗發人深思,讓人牽腸動情。”
    252

    狗屁不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ǒu pì bù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責別人說話或極不通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35回:“柳老賴婚狼心推測,馮生聯句狗屁不通。”
    253

    隔靴搔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é xuē sāo y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為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后比喻說話寫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;不解決問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》:“曰:‘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?’師曰:‘隔靴搔癢。’”
    254

    高義薄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o yì bó y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薄:迫近。原指表達的內容很有意義。后形容人很講義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 謝靈運傳論》:“賈誼、相如振芳塵于后,英辭潤金石,高義薄云天。”
    255

    高義薄云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o yì báo yún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表達的內容很有意義。后形容人很講義氣。同“高義薄云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 謝靈運傳論》:“英辭潤金石,高義薄云天。”
    256

    故作高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ù zuò gāo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來并不高深,故意裝出高深的樣子。多指故意用些艱深詞語,掩飾內容的淺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257

    回腸蕩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í cháng dà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蕩:動搖。使肝腸回旋;使心氣激蕩。形容、樂曲十分婉轉動人;耐人尋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龔自珍《夜坐》:“功高拜將成仙外,才盡回腸蕩氣中。”
    258

    回腸結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í cháng jié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回:回轉。使肝腸回旋,使心氣激蕩。形容、樂曲十分婉轉動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慈銘《越縵堂詩話》上卷:“其詞凄麗妍約,情不自勝,令人誦之回腸結氣,幾欲掩過納蘭容若。”
    259

    寒山片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shān piàn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少見的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張岱《岱志》:“余入泰山,見磨崖勒字,無一字堪入眼,故余反以無字碑為寒山一片石。”
    260

    花團錦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ā tuán jǐn c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;簇:叢聚;聚成一團。指花朵、錦繡匯聚在一起。原指華麗高貴的服飾。形容五彩繽紛、繁華艷麗的景色。也形容衣飾華美的人群或辭藻華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94回:“真是個花團錦簇!那一片富麗妖嬈,真勝似天堂月殿,不亞于仙府瑤宮。”
    * 關于文章的成語 形容文章的成語 描述文章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