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文文的成語 (333個)
-
301
文風不動
- 成語拼音:
- wén fēng bù dòng
- 成語解釋:
- 一點兒也不動。形容沒有絲毫損壞或改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9回:“偏生那玉堅硬非常,摔了一下,竟文風不動。”
-
302
文房四藝
- 成語拼音:
- wén fáng sì yì
- 成語解釋:
- 指琴、棋、書、畫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:“自古書、畫、琴、棋,謂之文房四藝。”
-
303
文過飾非
- 成語拼音:
- wén guò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。文、飾:掩飾;過、非:過失、錯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劉知幾《史通 惑經》:“期則圣人設教,其理含宏,或援誓以表心,或稱非以委屈。豈與夫庸儒末學,文過飾非,使夫問者緘辭杜口,懷疑不展,若是而已哉!”
-
304
文奸濟惡
- 成語拼音:
- wén jiān jì è
- 成語解釋:
- 掩飾奸詐,助長惡行。
- 成語出處:
- 金·王若虛《論語辨惑》:“蓋其心術不謹,趨向一差,則要利盜名,文奸濟惡,皆學之力也。”
-
305
文人雅士
- 成語拼音:
- wén rén yǎ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有學問和處事修養的孤高的人
- 成語出處:
-
306
文深網密
- 成語拼音:
- wén shēn wǎng mì
- 成語解釋:
- 用法嚴刻,法網嚴密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陳子昂《諫用刑書》:“刀筆之吏,寡識大方,斷獄能者,名在急刻,文深網密,則共稱至公。”
-
307
文武差事
- 成語拼音:
- wén wǔ chà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喻明劫暗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冷眼觀》第12回:“倘若瞞著他,走一趟私鹽,或是打一趟文武差事,輕則剜眼睛,重則廢命。”
-
308
微文深詆
- 成語拼音:
- wēi wén shēn dǐ
- 成語解釋:
- 想盡辦法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酷吏列傳》:“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獄,所以微文深詆,殺者甚眾。”
-
309
舞文飾智
- 成語拼音:
- wǔ wén shì zhì
- 成語解釋:
- 謂舞文弄墨、利用才智以作奸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魏元忠傳》:“貞觀中,萬年尉司馬景舞文飾智,以邀干沒,太宗棄之都市。”
-
310
文武之道
- 成語拼音:
- wén wǔ zhī dào
- 成語解釋:
- 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張》:“文武之道未墜于地,在人,賢者識其大者。”
-
311
文星高照
- 成語拼音:
- wén xīng gāo zhà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文運亨通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朝花夕拾·二十四孝圖》:“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頁,看那題著‘文星高照’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。”
-
312
文修武備
- 成語拼音:
- wén xiū wǔ bèi
- 成語解釋:
- 文:指教化。修:指走上正規,已符合標準。備:準備完畢。謂文治和軍備都已達到了理想的要求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十樣錦》第一折:“見如今大開學校,文修武備顯英豪。”
-
313
犀頂龜文
- 成語拼音:
- xī dǐng guī wén
- 成語解釋:
- 頭頂骨隆起如犀角,腳掌上有龜背紋。舊時所謂貴人之相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后漢書 李固傳》:“固貌狀有奇表,鼎角匿犀,足履龜文。”
-
314
虛文浮禮
- 成語拼音:
- xū wén fú lǐ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意義的,表面應酬的禮數
- 成語出處:
-
315
一文不值
- 成語拼音:
- yī wén bù zhí
- 成語解釋:
- 指毫無價值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畢魏《三報恩 罵佞》:“最可悲年少科名,弄得一文不值。”
-
316
咬文嚼字
- 成語拼音:
- yǎo wén jiáo zì
- 成語解釋:
- 指過分推敲字句;或譏諷迂腐不達事物;尋章搞句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喬吉《小桃紅 贈劉牙兒》曲:“含宮泛微,咬文嚼字,誰敢嗑牙兒。”
-
317
以文亂法
- 成語拼音:
- yǐ wén luàn fǎ
- 成語解釋:
- 文:指儒家的經典。引用儒家的經典,非議國家法令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儒以文亂法,俠以武犯禁。”
-
318
一文如命
- 成語拼音:
- yī wén rú mì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一錢如命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二回:“此人有個毛病,嗇細非常,一文如命。”
-
319
遇文王施禮樂,遇桀紂動干戈
- 成語拼音:
-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,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
- 成語解釋:
- 文王:周文王;桀:夏桀;紂:商紂。指碰到好人以禮相待,遇到壞人以武相待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第48卷:“遇文王興禮樂,遇桀紂呈干戈。”
-
320
有文無行
- 成語拼音:
- yǒu wén wú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雖有文才而人品不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一》:“或有文無行,久而穢跡惡聲,使人不屑齒錄者,其勢亦可以乞食。”
* 關于文文的成語 形容文文的成語 描述文文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