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文字的成語 (122個)

    101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zì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統治者從作者的詩中摘取句,羅織罪名而造成的冤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龔自珍《詠史》詩:“避席畏聞獄,著書都為稻粱謀。”
    102

    如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zì rú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極其節省,不多費筆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格局》:“章所忌者,開口罵題。便說幾句閑,才歸正傳,亦未嘗不可,胡遽惜如金,而作此鹵莽滅裂之狀也!”
    103

    高頭講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o tóu jiǎng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經書正上端留有較寬空白,刊印講解,這些稱為“高頭講章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八回:“先生見了那沒頭沒腦辟空而來的十五個大,正不知從那里開口,才入得進這中庸兩個,只得先看了一遍高頭講章,照著那講章往下敷衍半日,才得講完。”
    104

    魯魚陶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ǔ yú táo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“魯”和“魚”、“陶”和“陰”形相近易混。指傳抄刊印中的錯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焦竑《焦氏筆乘·衛包改古》:“至今則魯魚陶陰,既差訛,聖圣軆體,書復茍簡矣。”
    105

    年頭月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án tóu yuè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謂從歲首到臘月底,泛指一年之中。②指《春秋》三傳每年首尾的。唐時試官常擷取以試應試明經科士子是否熟諳經傳本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林光朝《癡頑不識》詩:“年頭月尾無一是,咄咄癡頑不識。”
    106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wén duàn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知曉
    成語出處:
    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8回:“當著人家識的人兒呢?別掄葷,看人家笑話。”
    107

    尋行數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ún háng shǔ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尋行:一行行地讀;數墨:一地讀。指只會誦讀句,而不能理解義理。也指專在上下功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韓虎《澗泉日記》中卷:“其尋行數墨,又拘拘以論說為學。”
    108

    以心傳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xīn chuá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禪宗用語。指離開語而以慧心相傳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·行由品》:“法則以心傳心,皆令自悟自解。”
    109

    頂針續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ǐng zhēn xù m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首尾相連,循環往復的一種游戲。如:成語接龍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、元以來的一種游戲。即一人說一條成語或詩,下一個人以其尾為首,再接著說,說不出者為負,罰飲酒或其他。
    110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wén zhì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訓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曾國藩《朱慎甫遺書序》:“襲為一種破碎之學,辨物析名,梳,刺經典一二,解說或至數千萬言,繁稱雜引,游衍而不得所歸。”
    111

    片言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àn yán zhǐ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多的幾句話,極少的幾個。指零碎的材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陸機《謝平原內史表》:“片言只,不關其間;事蹤筆跡,皆可推校。”
    112

    片紙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àn zhǐ zhī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零碎的材料;也指簡短的書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5卷:“得其片紙只者,重如拱璧。”
    113

    不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y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精醇,一個也不能更改。也用于指抄襲者一不改地照抄別人的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藝傳中 孫逖》:“而逖尤精密,張九齡視其草,欲易一,卒不能也。”
    114

    白紙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i zhǐ hēi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白紙上寫著黑。比喻有確鑿的憑據;不容抵賴或改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中山《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》:“曾不思憲法之所以有效力,全恃民眾之擁護,假使只有白紙黑之憲法,決不能保證民權,俾不受軍閥之摧殘。”
    115

    片語只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àn yán zhǐ c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片言只。少量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易宗夔《〈新世說〉序》:“酷嗜臨川王之書,以彼片語只辭別具爐錘,自甘吻頰,非凡響所能及耳。”
    116

    兼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jiān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極其珍貴。兼金,價值倍常的好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王士禛《香祖筆記》卷四:“蘇、黃遺墨流傳至今者,一兼金。”
    117

    千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qiān qi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警辟,足垂久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畢一》:“夫詩以一千秋者也,史以千秋一者也。”
    118

    一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yī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個就仿佛是一滴眼淚。形容寫得凄楚感人。亦作“一言一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焚書·書答·與焦漪園》:“寫至此,一一淚,不知當向何人道,當與何人讀,想當照舊剃發歸山去矣!”
    119

    片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zì piàn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:一個。指零星的和言語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只片言曾蒙激賞。”
    120

    拆白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āi bái dào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一個拆成一句話的一種游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救風塵》第一折:“俺孩子拆白道,頂真續麻,無般不曉,無般不會。”
    * 關于文字的成語 形容文字的成語 描述文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