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政治的成語 (66個)
-
41
鼎足而立
- 成語拼音:
- dǐng zú ér lì
- 成語解釋:
- 鼎;古代烹煮用的炊具;多為圓形;三足兩耳。像鼎那樣三只腳并立。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;常指政治局勢或力量三方面相持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莫若兩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。”
-
42
粉墨登場
- 成語拼音:
- fěn mò dēng chǎng
- 成語解釋:
-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梁紹壬《兩般秋雨庵隨筆 清勤堂隨筆》:“粉墨登場,所費不貲。致滋喧雜之煩,殊乏恬適之趣。”
-
43
革舊維新
- 成語拼音:
- gé jiù wéi xīn
- 成語解釋:
- 革:廢除;維新:反對舊的,提倡新的。專指政治上的改良。改變舊的,提倡新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宮大用《范張雞黍》:“文武氏革舊維新,周公禮百王兼備。”
-
44
甘雨隨車
- 成語拼音:
- gān yǔ suí chē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稱訟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太平御覽》第十卷引三國吳謝承《后漢書》:“訴曰:‘人等是公百姓,獨不迂降。’回赴,雨隨車而下。”
-
45
濟世之才
- 成語拼音:
- jì shì zhī cái
- 成語解釋:
- 濟:救。具有拯救時世的才能。形容極有政治才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杜甫《奉待嚴大夫》詩:“殊方又喜故人來,重鎮還須濟世才。”
-
46
江左夷吾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zuǒ yí wú
- 成語解釋:
- 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于時江左草創,綱維未舉,嶠殊以為憂。及見王導共談,歡然曰:‘江左自有管夷吾,吾復何慮!’”管夷吾,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,相齊桓公成霸業。后來詩文中多以“江左夷吾”稱許有輔國救民之才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于時江左草創,綱維未舉,嶠殊以為憂。及見王導共談,歡然曰:‘江左自有管夷吾,吾復何慮!’”
-
47
浪蕩乾坤
- 成語拼音:
- làng dàng qián kūn
- 成語解釋:
- 浪蕩:同“朗朗”,明朗;乾坤:天地。形容政治清明,天下太平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第一折:“清平世界,浪蕩乾坤,你怎么當街里打人。”
-
48
朗朗乾坤
- 成語拼音:
- lǎng lǎng qián kūn
- 成語解釋:
- 朗朗:明朗、清亮;乾坤:原是《周易》中的兩個卦名,這里指天地、世界等。形容政治清明,天下太平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李文慰《燕青博魚》第一折:“清平世界,浪蕩乾坤,你怎么當街里打人。”
-
49
煉石補天
- 成語拼音:
- liàn shí bǔ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煉:用加熱的方法使物質純凈或堅韌。古神話,相傳天缺西北,女媧煉五色石補之。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,彌補國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覽冥訓》:“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,斷鰲足以立四極。”
-
50
立身行道
- 成語拼音:
- lì shēn xíng dào
- 成語解釋:
- 道:政治主張和思想。指修養自身,奉行道義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蕭統《與晉安王綱令》:“明公儒學稽古,淳厚篤誠,立身行道,始終如一。”
-
51
門當戶對
- 成語拼音:
- mén dāng hù duì
- 成語解釋:
- 門、戶: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、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;當:相稱;對:合適;對等。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;適宜通婚結親。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;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中卷:“個樣村僧,豈是尋常種草?要得門當戶對,還他景勝人奇。”
-
52
夢見周公
- 成語拼音:
- mèng jiàn zhōu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周公:西周初著名政治家,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。原為孔子哀嘆自己體衰年老的辭句。后多作為瞌睡的代稱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述而》:“甚矣吾衰也,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。”
-
53
男女平等
- 成語拼音:
- nán nǚ píng děng
- 成語解釋:
- 男女在政治、經濟和社會上的平等地位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秋瑾《勉女權歌》:“男女平權天賦就,豈甘居牛后?”
-
54
男女平權
- 成語拼音:
- nán nǚ píng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男女在政治、經濟和社會上的平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秋瑾《勉女權歌》:“男女平權天賦就,豈甘居牛后?”
-
55
鳥獸率舞
- 成語拼音:
- niǎo shòu shuài wǔ
- 成語解釋:
- 率:一起。飛鳥走獸一齊婆娑起舞。形容政治清明,鳥獸也受到感化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賀冊尊號表》:“曾不得與鳥獸率舞、蠻夷縱觀為比,銜酸抱痛,且恥且慚!”
-
56
內圣外王
- 成語拼音:
- nèi shèng wài zhǔ
- 成語解釋:
-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,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。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天下》:“是故內圣外王之道,暗而不明,郁而不發,天下之人,各為其所欲焉,以自為方。”
-
57
排斥異己
- 成語拼音:
- pái chì yì jǐ
- 成語解釋:
- 排斥:排除;驅逐;異己:同自己意見不合的人;一般指在重大政治問題上有嚴重分歧或敵對的人;比喻排擠、清除與自己意見不合或利害沖突的人。又作“排除異己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殷凱傳》:“凱見江績亦以正直為仲堪所斥,知仲堪當逐異己,樹置所親。”
-
58
齊梁世界
- 成語拼音:
- qí liáng shì jiè
- 成語解釋:
- 齊、梁:南北朝時的兩個王朝,政治腐敗。比喻國家衰弱混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8回:“本朝若不是永樂振作一番,信著建文軟弱,久已弄成個齊梁世界了。”
-
59
群魔亂舞
- 成語拼音:
- qún mó luàn wǔ
- 成語解釋:
- 成群的魔鬼亂蹦亂跳。比喻一批壞人在政治舞臺上猖狂活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穆青《為了周總理的囑托》:“在烏云密布群魔亂舞的日子里,為了純樸的老農,昂首挺立,用自己的行動為人們譜寫了一首悲壯的正氣之歌!”
-
60
戎馬生郊
- 成語拼音:
- róng mǎ shēng jiāo
- 成語解釋:
- 《老子》:“天下無道,戎馬生于郊。”陳鼓應注:“生于郊,指牝馬生駒犢于戰地的郊野。”意謂國家政治不上軌道,連懷胎的母馬也用來作戰。后以“戎馬生郊”指戰亂不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老子》:“天下無道,戎馬生于郊。”陳鼓應注:“生于郊,指牝馬生駒犢于戰地的郊野。”
* 關于政治的成語 形容政治的成語 描述政治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