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才能的成語 (351個)

    281

    靈蛇之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g shé zhī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即隋珠。原比喻無價之寶。后也比喻非凡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·說覽冥訓》:“譬如惰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貧。”
    282

    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yáo zhī mǎ lì,rì jiǔ jiàn ré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路途遙遠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看出人心的好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第一折:“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,若有些兒好歹,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。”
    283

    羅之一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ó zhī yī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網之一孔。比喻局部在整體中起其作用;脫離了整體,局部便不起作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 說山訓》:“有鳥將來,張羅而待之,得鳥者羅之一目也。今非昔比為一目之羅,則無時得鳥矣。”
    284

    民保于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bǎo yú x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執政的人有信還要有義,受到人民擁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定公十四年》:“諺曰:‘民保于信。’吾以信義也。”
    285

    滿而不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n ér b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器物已滿盈但不溢出。比喻有資財而不浪用,有而不自炫,善于節制守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孝經·諸侯章》:“在上不驕,高而不危;制節謹度,滿而不溢。”
    286

    慢工出細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n gōng chū xì h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急于求成,精心制作,出完美的產品
    成語出處:
    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燈火樓臺》:“只要不限辰光,‘慢工出細活’一定的道理。”
    287

    名過其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guò qí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名聲超過實際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一卷:“祿過其功者削,名過其實者損。”
    288

    買米下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i mǐ xià g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家中沒有米,要去買米做飯。指生活貧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回:“退還給他,我不等他這二兩銀子買米下鍋。”
    289

    名實難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shí nán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名聲大,實際與名聲不相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黃瓊傳》:“陽春之曲,和者必寡。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。”
    290

    木雁之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yàn zhī j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處于有用和無用之間。比喻或水平中等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山木》:“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終其天年,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,先生將何處?”
    291

    明珠暗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ū à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,暗里投在路上,使人看了都很驚奇。比喻有的人得不到重視。也比喻好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“臣聞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路,人無不按劍相眄者。何則?無因而至前也。”
    292

    明珠夜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ū yè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投:拋擲,丟棄。比喻有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賞識,或好人誤入歧途。也比喻珍貴的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譯印政治小說序》:“《六經》雖美,不通其義,不識其字,則如明珠夜投,按劍而怒也。”
    293

    囊里盛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ng lǐ shèng z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平原君曰:‘夫賢士之處世也,譬若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……’毛遂曰:‘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。使遂早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’”后以“囊里盛錐”謂讓有的人得到機會表現自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平原君曰:‘夫賢士之處世也,譬若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……’毛遂曰:‘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。使遂早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’”
    294

    納奇錄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à qí l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納:接納;錄:錄用。接納錄用有奇異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29回:“今吾孫將軍親賢禮士,納奇錄異,世所罕有。”
    295

    拿云捉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 yún zhuō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本領非常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16回:“就說出拿云捉月的手段,便就三言兩語聳動馮吉。”
    296

    女中豪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ǚ zhōng háo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豪杰:指出眾的人。女性中的杰出人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二:“十娘鐘情所歡,不以貧寠易心,此乃女中豪杰。”
    297

    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ǐ fū wú zuì,huái bì qí z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百姓本沒有罪,因身藏璧玉而獲罪。原指財寶致禍。后亦比喻有、有理想而受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桓公十年》:“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。”
    298

    拳不離手,曲不離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án bù lí shǒu,qǔ bù lí k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練武的人應該經常練,唱歌的人應該經常唱。比喻只有勤學苦練,使功夫純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林雨《刀尖》:“拳不離手,曲不離口,當戰士的離不開刺刀手榴彈。”
    299

    鉛刀一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dāo yī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鉛刀雖不鋒利,偶爾用得得當,也割斷東西。比喻平常的人有時也有點用處。多作請求任用的謙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:“況臣奉大漢之威,而無鉛刀一割之用呼?”
    300

    群空冀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kōng jì b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有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》:“伯樂一過冀北之野,而馬群遂空。”
    * 關于才能的成語 形容才能的成語 描述才能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