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手段的成語 (136個)
-
61
據為己有
- 成語拼音:
- jù wéi jǐ yǒu
- 成語解釋:
- 據:占據。以不正當的手段占據國家、集體或他人的錢、財、物品等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我故倡為析居之儀,將大宅良田,強奴巧婢,悉據為己有。”
-
62
攫為己有
- 成語拼音:
- jué wéi jǐ yǒu
- 成語解釋:
- 攫:奪取。有強行手段奪取別人的東西,占為己有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列子 說符》:“因攫其金而去。”
-
63
刻薄成家
- 成語拼音:
- kè bó chéng jiā
- 成語解釋:
- 刻薄:冷酷無情。用殘忍刻薄的手段發家致富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朱柏廬《治家格言》:“刻薄成家,理無久享。”
-
64
坑繃拐騙
- 成語拼音:
- kēng bēng guǎi pi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以欺手段撈取錢財,陷害他人。亦作“坑蒙拐騙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魏風等《劉胡蘭》:“整天價坑繃拐騙,每日里逛逛游游。”
-
65
快刀斬亂麻
- 成語拼音:
- kuài dāo zhǎn luàn má
- 成語解釋:
- 快:鋒利。比喻以果斷迅捷的手段解決錯綜復雜的問題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 文宣帝紀》:“高祖嘗試觀諸子意識,各使治亂絲,帝獨抽刀斬之,曰:‘亂者須斬!’”
-
66
坑蒙拐騙
- 成語拼音:
- kēng méng guǎi pi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以欺騙手段撈取錢財,陷害他人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匯報》1986.7.19:“坑蒙拐騙發不了大財,發了小財也長不了。”
-
67
老奸巨猾
- 成語拼音:
- lǎo jiān jù huá
- 成語解釋:
- 老:很;極;奸:奸詐;巨:大;極;猾:狡猾。形容閱歷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食貨志上》:“老奸巨猾;匿身州縣;舞法擾民;蓋甚至前日。”
-
68
老奸巨滑
- 成語拼音:
- lǎo jiān jù huá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閱歷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》:“雖老奸巨滑,無能逃于其術者。”
-
69
煉石補天
- 成語拼音:
- liàn shí bǔ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煉:用加熱的方法使物質純凈或堅韌。古神話,相傳天缺西北,女媧煉五色石補之。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,彌補國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覽冥訓》:“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,斷鰲足以立四極。”
-
70
勒索敲詐
- 成語拼音:
- lè suǒ qiāo zhà
- 成語解釋:
- 勒索:強行索取財物。利用別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權勢,以威脅強迫手段向人索取財物
- 成語出處:
- 徐朔方《校注·前言》:“當時捐稅重重,而且還派了許多宦官為專使到全國各地去開礦,勒索敲詐,胡作非為。”
-
71
呂武操莽
- 成語拼音:
- lǚ wǔ cāo mǎng
- 成語解釋:
- 呂雉、武則天、曹操、王莽的合稱。舊時都被認為是以陰謀手段篡奪君位的野心家。因以之指竊取政權的國賊。
- 成語出處:
- 梁啟超《復金山中華會館書》:“即不愛皇,即不愛國,亦當愛身家,其忍聽呂武操莽為我寫賣奴契也?”
-
72
撈一把
- 成語拼音:
- lāo yī bǎ
- 成語解釋:
-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
- 成語出處:
- 劉知俠《鐵道游擊隊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撈一把,可是越撈越深。”
-
73
蒙混過關
- 成語拼音:
- méng hùn guò guān
- 成語解釋:
- 用欺騙的手段逃避詢問或審查。
- 成語出處:
- 林予《雁飛塞北》第34章:“你是想靠這場大水來蒙混過關!不行,這一關你過不了。”
-
74
牛不喝水強按頭
- 成語拼音:
- 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用強迫手段使就范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6回:“家生女兒怎么樣?‘牛不喝水強按頭’嗎?我不愿意,難道殺我老子娘不成!”
-
75
破卵傾巢
- 成語拼音:
- pò luǎn qīng cháo
- 成語解釋:
- 碎裂鳥卵,傾覆鳥窠。比喻斬草除根,手段殘忍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陳與郊《義犬記》第三折:“卻原來分屬師生,曾受深恩也。破卵傾巢太不仁。”
-
76
巧立名目
- 成語拼音:
- qiǎo lì míng mù
- 成語解釋:
- 名目:各種名稱、項目。用欺騙的手段設立各種名目;以達到不正當目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李開先《閑居集》:“又將郭宗報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頃余,不補原包套征糧地數,巧立名目,作為冊外,私自收受。”
-
77
巧取豪奪
- 成語拼音:
- qiǎo qǔ háo duó
- 成語解釋:
- 巧取:耍弄各種花招騙取;豪奪:仗勢強占。耍花招騙取;用強硬手段奪得。指用各種不正當的辦法奪取財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》:“怪君何處得此本,上有桓玄寒具油;巧偷豪奪古來有,一笑誰似癡虎頭。”
-
78
欺世惑眾
- 成語拼音:
- qī shì huò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欺騙世人,迷惑大眾。指壞人以欺騙手段博得信任
- 成語出處:
-
79
巧偷豪奪
- 成語拼音:
- qiǎo tōu háo duó
- 成語解釋:
- 詐取與強搶。常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獲取財物或權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》詩:“巧偷豪奪古來有,一笑誰似癡虎頭。”
-
80
竊衣取溫
- 成語拼音:
- qiè yī qǔ wēn
- 成語解釋:
- 竊:偷取。比喻用不當的手段謀取利益
- 成語出處:
- 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省事》:“以此得官,謂為才力,何異益食致飽,竊衣取溫哉!”
* 關于手段的成語 形容手段的成語 描述手段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