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成功的成語 (123個)

    101

    瓜熟蒂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ā shú dì l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瓜熟了;瓜蒂就脫落了。比喻條件或時機熟;事情自然會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 元氣論》:“如二儀分三才,體地法天,負陰抱陽;喻瓜熟蒂落,啐啄同時。”
    102

    水到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ào qú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渠:水道。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一條水道。比喻條件熟;事情自然會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答秦太虛書》:“至時別作經畫,水到渠,不須預慮。”
    103

    水滴石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ī shí ch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滴:液體一點一點地往下落;穿:破;透。指水一滴一滴不斷地往下落;把石頭穿透。比喻只要有恒心;不斷努力;事情自然會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乖崖援筆判云:‘一日一錢,千日一千;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。’”
    104

    順之者,逆之者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zhī zhě chéng,nì zhī zhě b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:依順;;逆:違背。順從他的就能,違背他的定要失敗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寄陳同甫書》:“然區區鄙意,常竊以為亙古亙今只是一體,順之者,逆之者敗,因非古之圣賢所能獨然。”
    105

    鐵棒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只要有恒心,有毅力,做任何事情都能。同“鐵杵磨針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頤瑣《黃繡球》第十章:“拼著些堅忍工夫,做到鐵棒磨針的地位,看似發達的遲,實在收效最速。”
    106

    行而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ér wèi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:從事;。雖然行動了但沒有。比喻時機還沒有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乾》:“文言曰:隱而未見,行而未,是以君子費用也。”
    107

    以不濟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bù jì k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所謂可,而有否焉,臣獻其否,以其可;君所謂否,而有可焉,臣獻其可,以去其否。是以政平而不干,民無爭心。”杜預注:“否,不可也。獻君之否,以君可。”后以“以不濟可”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,幫助國君走上之路。不,同“否”。濟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所謂可,而有否焉,臣獻其否,以其可;君所謂否,而有可焉,臣獻其可,以去其否。是以政平而不干,民無爭心。”杜預注:“否,不可也。獻君之否,以君可。”
    108

    一蹴可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cù kě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蹴:踏;就:。踏一步就。比喻事情輕而易舉,一下子就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漫談文藝創作》:“但是,世界觀的改造決非一蹴可就,恐怕還有人體會不深。”
    109

    作舍道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shě dào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路旁筑室,和過路人商量。比喻各有各的說法,事情沒法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小雅 小旻》:“如彼筑室于道謀,是用不潰于。”
    110

    則為王,敗則為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zé wéi wáng,bài zé wéi k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指了就是合法的,失敗了就是非法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平妖傳》第31回:“單槍匹馬領三軍,則為王,敗則為賊。”
    111

    道傍之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bàng zhī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無法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小雅 小旻》:“如彼筑室于道謀,是用不潰于。”鄭玄注:“如當路筑室,得人而與之謀所為,路人之意不同,故不得遂也。”
    112

    急于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yú qiú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急:急切地。急著要取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5回:“二都督道:‘急切不得下手!’”
    113

    累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i zú chéng b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斷積累,便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卷九十:“故累足步,著備德。”
    114

    事無三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wú sān bù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辦事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八十三回:“常言道,事無三不,你進洞兩遭了,再進去一遭,管情救出師父來也。”
    115

    一物不,兩物見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wù bù chéng,liǎng wù xiàn z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:通“現”。指一件買賣不,但雙方錢物仍在,沒有損失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2回:“和你往日無冤,近日無仇。一物不,兩物見在,沒來由殺你做甚么!”
    116

    有志者事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者:人;竟:終于;。有志氣的人;最后一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耿渰傳》:“將軍前在南陽,建此大策,常以為落落難合,有志者事竟也。”
    117

    蒸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ēng shā chéng f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把沙子蒸飯。比喻事情不可能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楞嚴經》第六卷:“是故阿難若不斷淫,修禪定者,如蒸沙石,欲其飯,經百千劫,只名熱沙。”
    118

    者為王,敗者為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zhě wéi wáng,bài zhě wéi z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完就;賊:盜賊。指了就可以稱王,失敗了就被稱為盜賊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華蓋集續編·談皇帝》:“君民本是同一民族,亂世時,‘者為王,敗者為賊’,平常是一個照例做皇帝,許多個照例做平民。”
    119

    鐵杵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杵:舂米或捶衣用的棒。將鐵棒磨細針。比喻只要有恒心,肯努力,做任何事情都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祝穆《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》:“在象耳山下,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,未棄去,過是溪,逢老媼方磨鐵杵,問之,曰:‘欲作針’太白感其意還,卒業。”
    120

    秀才造反,三年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ù cái zào fǎn,sān nián bù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秀才:指儒生。秀才反叛朝廷,多年也難以。形容知識分子軟弱無力,搖擺不定,做不大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秀才造反,三年不,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,可以不必理他,就是實有其事,且派個人去查一查,看他們為何作此舉動,再作道理。”
    * 關于成功的成語 形容成功的成語 描述成功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