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情況的成語 (281個)

    241

    應變隨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ng biàn suí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機:時機,形勢。隨著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柯丹丘《荊釵記·奸詰》:“吾兄就應變隨機,將侄女送到王門去。”
    242

    運籌決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n chóu jué c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籌劃,擬訂作戰策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七回:“赤壁鏖兵用火攻,運籌決策盡皆同。”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練兵》:“所以當水陸軍提督者……猶備有參佐數員,常與運籌決策,以資歷練而審機宜。”
    243

    一刀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dāo q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用劃一的辦法處理或性質不同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心武《鐘鼓樓》第一章:“世界上的事,沒有一刀切的時候,沒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滿的時候。”
    244

    一度著蛇咬,怕見斷井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dù zhāo shé yǎo,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次被蛇咬了,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,以后碰到類似的也會害怕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龍門遠禪師法嗣》:“趙州道:‘無意者如何?’師曰:‘一度著蛇咬,怕見斷井索。’”
    245

    因地制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dì zhì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因:隨順;制:制定;規定;宜:適當;合宜。根據各地的實際;采取適宜的措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》:“夫筑城郭,立倉庫,因地制宜,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者乎?”
    246

    一發千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fà qiān j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鈞:古代重量單位;約等于現在三十斤。千萬斤的重量吊在一根頭發上;比喻萬分危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枚乘傳》:“夫以一縷之任,系千鈞之重,上懸無極之高,下垂不測之淵,雖甚愚之人,猶知哀其將絕也。”
    247

    譽過其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guò qí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譽:聲譽,聲名。名聲超過了其人的實際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王羲之傳》:“此數子者,皆譽過其實。”
    248

    雨過天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guò tiān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雨過后天轉晴了。比喻由壞變好或政治從黑暗到光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謝肇淛《文海披沙記》:“陶器,紫窯最古,世傳柴世宗時燒造,所司請其色,御批云:'雨過天晴云破處,這般顏色做將來。'”
    249

    原來如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án lái rú c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來:表示發現真實。原來是這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六十六回:“原來如此,倒教我們懸了幾日心。”
    250

    一龍一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óng yī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,或顯或隱,隨著的不同而變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管仲《管子 樞言》:“周者不出于口,不見于色。一龍一蛇,一日五化之謂周。”
    251

    一抹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ā h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對周圍一無所知
    成語出處:
    霍達《穆斯林的葬禮》第四章:“就我爸爸那個傻呀,倆眼一抹黑,人家讓干嗎就干嗎。”
    252

    依然故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rán gù w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依然:依舊;故:原來的。仍舊是原來的我。形容仍然沒有變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著《賀新郎 次韻戴時芳》:“誰料腥埃妨闊步,孤瘦依然故我。”
    253

    依然如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rán rú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故:過去的。仍舊像從前一樣。比喻沒有發生變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薛調《無雙傳》:“舅甥之分,依然如故。”
    254

    因人制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rén zhì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因:依據;制:制定;宜:合適。根據人們的不同,采取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欣《老生常談·以人為鑒》:“方法不能千篇一律,必須因人制宜。”
    255

    因時施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shí shī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因:根據;宜:適當。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,采取適當的措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韋賢傳論》:“漢承亡秦絕學之后,祖宗之制因時施宜。”
    256

    因時制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shí zhì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因:根據;制:制定;宜:適當。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,采取適當的措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劉頌傳》:“所遇不同,故當因時制宜,以盡事適今。”
    257

    杳無音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o wú yīn x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杳:不見蹤影;沒有跡象;音信:消息;回信。形容信息斷絕;了解不到對方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黃孝邁《詠水仙》詞:“警鴻去后,輕拋素襪,杳無音信。”
    258

    眼瞎耳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 xiā ěr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不見也聽不到。比喻對周圍完全不了解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京劇《平原作戰》第八場:“日本鬼子眼瞎耳聾,就靠漢奸給他當拐棍。”
    259

    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è bèi shé yǎo,shí rì pà má s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次被蛇咬了,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,以后碰到類似的也會害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3回:“真真‘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繩’光景。”
    260

    一隅三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ú sān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一件事物的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、道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”
    * 關于情況的成語 形容情況的成語 描述情況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