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惡惡的成語 (229個)

    101

    滔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è tāo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滔天:漫天,彌天。形容罪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密《齊東野語 景定慧星》:“開慶誤國之人,罪滔天。”
    102

    必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wù bì ch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憎;察:考察。大家都厭的,必須深入進行了解,才可以確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眾之,必察焉;眾好之,必察焉。”
    103

    愛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i shēng wù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愛:喜愛;:厭。喜愛生存,厭死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26回:“可見愛生死,亦是物之恒情。”
    104

    愛之欲其生,之欲其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i zhī yù qí shēng,wù zhī yù qí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喜愛他時,總想叫他活著;討厭他時,總想叫他死掉。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顏淵》:“愛之欲其生,之欲其死,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,是惑也。”
    105

    遺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ō è yí c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播:傳播。傳播事,遺留臭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九淵《與黃循中書》:“其在高位者,適足以播遺臭,貽君子監戒而已。”
    106

    蔽美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 měi yáng 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蔽:遮蔽。指掩蓋壓抑好的,宣揚傳播壞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立政九敗解》:“人君唯貫,聽群徒比周,則群臣朋黨,蔽美揚,然則國之情偽,不見于上。”
    107

    褒賢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o xián è 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褒:褒獎,稱贊;遏:抑止,阻止。贊揚賢良,阻止邪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崔佑甫《唐故常州刺史獨孤公神道銘序》:“公之文章,大抵以立憲誡世,褒賢遏為用,故議論最長。”
    108

    靡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ng è mǐ q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長期作,不肯悔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 煬帝紀下》:“朕以許其改過,乃詔班師,而長靡悛,宴安鴆毒,此而可忍,孰不可容!”
    109

    勸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è quàn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懲:責罰;勸:勉勵。懲罰壞人,獎勵好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四年》:“《春秋》之稱微而顯,志而晦……懲而勸善。非圣人誰能修之?”
    110

    如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è rú b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為如山崩那樣容易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 周語下》:“諺曰:從善如登,從如崩。”
    111

    采善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ǎi shàn biǎn 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采:選擇;貶;貶斥。采取善良的行為,貶斥劣的行徑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《春秋》采善貶,推三代之德。”
    112

    朋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ng è péng j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黨:袒護;朋:朋比。袒護人,勾結壞人。形容與壞人勾結起來干壞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59回:“其有黨朋奸,甘為逆羽,殺無赦!”
    113

    彰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n è zhāng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癉:憎恨;彰:表揚。憎恨的,表揚善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隋·薛道衡《隋唐祖頌》:“癉彰善,夷兇靖難。”
    114

    毒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lóng è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劣的云雨霧氣。比喻暴虐兇殘的黑暗勢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鄭澤《登樓嘆》詩:“毒瀧霧紛相乘,令我望望心惺惺。”
    115

    揚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è yán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遏:阻止;揚:宣揚。禁絕壞事,宣揚提倡好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大有》:“君子以遏揚善,順天休命。”
    116

    虎不食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hǔ bù shí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即使兇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。比喻不傷害親近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》:“山僧失口曰:‘習虎不食子。’”
    117

    事行千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shì xíng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壞事卻傳播得極快(含有勸告的意思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六:“所謂好事不出門,事行千里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”
    118

    衣薄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yī bó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衣:衣服;薄:淡薄;食:事物。形容生活清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中子 事君》:“衣薄食,少思寡欲。”
    119

    衣菲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yī fēi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儉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·太祖張皇后等傳序》:“高祖撥亂反正,深鑒奢逸,衣菲食,務先節儉。”
    120

    意中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yì zhòng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自毒用心去攻擊誹謗誣陷傷害別人。中傷:說壞話攻擊陷害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“利刀割肉瘡猶合,語傷人恨不銷。”
    * 關于惡惡的成語 形容惡惡的成語 描述惡惡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