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微小的成語 (96個)
-
41
劍頭一吷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tóu yī xuè
- 成語解釋:
- 劍頭:指劍環頭小孔;吷:象聲詞,形容聲音微小。比喻言論無足輕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莊周《莊子 則陽》:“夫吹管也,猶有嗃也;吹劍首者,吷而已矣。堯舜,人之所譽也;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,譬猶一吷也。”
-
42
輕于鴻毛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yú hóng máo
- 成語解釋:
- 鴻毛:大雁的毛。比大雁的毛還要輕。比喻非常微小或毫無價值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太山,或輕于鴻毛,用之所趨異也。”
-
43
蝸角斗爭
- 成語拼音:
- wō jiǎo dòu zhēng
- 成語解釋:
- 蝸:蝸牛;蝸角:比喻極微小的境地。比喻為極小的事而引起大的爭執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則陽》:“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,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,時相與爭地而戰,伏尸數萬。”
-
44
細水長流
- 成語拼音:
- xì shuǐ cháng liú
- 成語解釋:
- 細:微小。比喻節約使用財物;使經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翟灝《通俗編 地理》引《遺教經》:“汝等常勤精進,譬如小水常流,則能穿石。”
-
45
一介之才
- 成語拼音:
- yī jiè zhī cái
- 成語解釋:
- 微小的才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杜詩傳》:“臣詩伏自惟忖,本以史吏一介之才,遭陛下創制大業,賢俊在外,空乏之間,超受大恩。”《文選·陸倕〈石闕銘序〉》:“興建庠序,啟設郊丘,一介之才必記,天文之典咸秩。”呂向注:“一介,謂小才也。”
-
46
錐刀之利
- 成語拼音:
- zhuī dāo zhī l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微小的利益。也比喻極小的事情。同“錐刀之末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 輿服志上》:“爭錐刀之利,殺人若刈草然,其宗祀亦旋夷滅。”
-
47
錐刀之末
- 成語拼音:
- zhuī dāo zhī mò
- 成語解釋:
- 末:梢,尖端。比喻微小的利益。也比喻極小的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六年》:“錐刀之末,將盡爭之。”
-
48
薄技在身
- 成語拼音:
- bó jì zài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薄:微小。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齊 顏之推《顏氏家訓 勉學》:“積財千萬,不如薄技在身。”
-
49
半絲半縷
- 成語拼音:
- bàn sī bàn lǜ
- 成語解釋:
- 縷:線。半根絲,半縷線。形容數量少,價值極其微小的東西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朱柏廬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。”
-
50
不爽累黍
- 成語拼音:
- bù shuǎng lèi shǔ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絲毫不差。絫、黍,微小的重量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 姚云纖》:“女鑿壁偷聽,得其指授,無人時轉喉學唱,音韻抑揚,不爽累黍。”
-
51
不失黍絫
- 成語拼音:
- bù shī shǔ lěi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絲毫不差。絫、黍,微小的重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律歷志上》:“權輕重不失黍絫。”顏師古注引應劭曰:“十黍為絫,十絫為一銖。”
-
52
不遺寸長
- 成語拼音:
- bù yí cù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遺:遺漏;寸長:微小的長處。不遺漏一點點長處。形容善于發現和肯定別人的優點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 婁機傳》:“稱獎人才,不遺寸長。”
-
53
尺兵寸鐵
- 成語拼音:
- chǐ bīng cùn tiě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微小的武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戴名世《八月庚申齊師戰于乾時我師敗績》:“昔者王莽乘西漢之衰,不用尺兵寸鐵而移漢祚,翟義起兵討之,未成而身死。”
-
54
寸兵尺鐵
- 成語拼音:
- cùn bīng chǐ tiě
- 成語解釋:
- 喻微小的武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策略五》:“不用寸兵尺鐵,而天下屏息,莫敢或爭。”
-
55
蟲臂鼠肝
- 成語拼音:
- chóng bì shǔ gā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。
- 成語出處:
- 莊周《莊子 大宗師》:“以汝為鼠肝乎?以汝為蟲臂乎?”
-
56
寸長片善
- 成語拼音:
- cùn cháng piàn shàn
- 成語解釋:
- 寸長:一點兒長處。片:零碎的。形容微小的長處和優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歐陽修《乞補館職札子》:“稍有寸長片善為人所稱者,皆已擢用之矣。”
-
57
寸利必得
- 成語拼音:
- cùn lì bì dé
- 成語解釋:
- 寸利:微小的利益。微小的利益也必須得到,不能放棄。形容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》:“蔣介石對于人民是寸權必奪,寸利必得。”
-
58
差若毫厘,謬以千里
- 成語拼音:
- chā ruò háo lí miù yǐ qiān lǐ
- 成語解釋:
-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,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 經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繆以千里。’”
-
59
寸絲半粟
- 成語拼音:
- cùn sī bàn s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0回:“兒子不能掐得寸絲半粟孝敬父親,倒要破費了父親產業,實在不可自比于人,心里愧恨之極!”
-
60
差以毫厘,謬以千里
- 成語拼音:
- chā yǐ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
- 成語解釋:
- 差:相差;毫厘:很小的計量單位;謬:同“繆”。開始時相差很微小,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司馬遷傳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差以毫厘,謬以千里。’”
* 關于微小的成語 形容微小的成語 描述微小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