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很大的成語 (164個)

    141

    醍醐灌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í hú guàn d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醍醐:酥酪上凝聚的油。用純酥油澆到頭上。佛教指灌輸智慧,使人徹底覺悟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啟發。也形容清涼舒適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》:“令問維摩,聞名之如露入心,共語似醍醐灌頂。”
    142

    天淵之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yuān zhī g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淵:深水潭。形容相隔極遠,差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五卷:“那徐言、徐召雖也掙起些田產,比著顏氏,尚有天淵之隔,終日眼紅頸赤。”
    143

    未可同日而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兩者相差,不能相提并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放鶴亭記》:“由此觀之,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。”
    144

    聞名喪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míng sàng d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聽見名字就嚇破了膽。形容威名,使人聽到即甚為恐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姜振名《永慶升平前傳》第八回:“遂在陜西地面三載,綠林賊人聞名喪膽,江湖盜寇望影皆驚。”
    145

    聞名遐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míng xiá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遐:遠;邇:近。形容名聲,遠近都知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 高帝紀上》:“上流聲議,遐邇所聞。”
    146

    遐邇知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 ěr zhī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遐:遠;邇:近。形容名聲,遠近都知道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細柳》:“時福為中丞所寵異,故遐邇皆知其名。”
    147

    相判云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pàn yún n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判:分辨。形容差別,有天地之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63回:“只因先君見背太早,耳少正訓,遂至今日與世兄相判云泥。”
    148

    霄壤之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rǎng zhī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霄:云霄,也指天。壤:土地。天和地般不同。形容差別。亦作“霄壤之別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醉吟先生》:“善惡智愚,相背絕遠,何啻霄壤之殊。”
    149

    雄心勃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óng xīn bó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雄心有理想。勃勃:旺盛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新版后記》:“最初構思的時候,原也雄心勃勃,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廣闊畫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態組織進去。”
    150

    月黑風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è hēi fēng g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風高:風。沒有月光;風又。舊時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天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元懷《拊掌錄》:“歐陽公與人行令,各作詩兩句,須犯徒以上罪者……一云:‘月黑殺人夜,風高放火天。’”
    151

    以死繼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sǐ jì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惜一死來把某事繼續下去。形容決心,不可動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僖公九年》:“其濟,君之靈也。不濟,則以死繼之。”
    152

    以死濟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sǐ jì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惜一死來把某事繼續下去。形容決心,不可動搖
    成語出處:
    章炳麟《電湘救趙》:“炎公受省憲付托之重,更當以死濟之。”
    153

    殷天動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tiān dòng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殷:震動。震天動地,形容聲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“車騎雷起,殷天動地。”
    154

    殷天震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tiān zhèn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殷:震動。震天動地,形容聲音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王家屏傳》:“今驕陽爍石,小民愁苦之聲殷天震地,而獨未徹九閽。”
    155

   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wén qián nán dǎo yīng xióng 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一個小的困難卻使一個的事情無法進行,無法完成。也指一個有本事的人,面對一個小問題而束手無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9回:“天下事只怕沒得銀錢,便是俗語說得好:‘一文錢難倒英雄漢’。”
    156

    罪惡深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è shēn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做了的壞事,犯了的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與十四弟書》:“某罪逆深重,不自死滅。”
    157

    震耳欲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 ěr yù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耳朵都要振聾了。形容;特別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沙汀《呼嚎》:“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,而超越這個,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。”
    158

    眾寡懸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guǎ xuán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雙方人數多少差別。眾:多;寡: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 楊善會傳》:“每恨眾寡懸殊,未能滅賊。”
    159

    震撼人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 hàn ré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震:震動;撼:動搖。指某件事對人震動
    成語出處:
    160

    罪逆深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nì shēn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做了的壞事,犯了的罪。同“罪孽深重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與十四弟書》:“某罪逆深重,不自死滅。”
    * 關于很大的成語 形容很大的成語 描述很大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