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弊弊的成語 (46個)
-
41
遺簪弊履
- 成語拼音:
- yí zān bì lǚ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遺簪墜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魏書·孝靜帝紀》:“帝曰:‘古人念遺簪弊履,欲與六宮別,可乎?’”
-
42
政荒民弊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huāng mín bì
- 成語解釋:
- 荒:荒廢,荒亂;弊:勞困,困疲。政治荒亂,百姓困疲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規箴》:“君賢臣忠,國之盛也;父慈子孝,家之盛也。今政荒民弊,覆亡是懼,臣何敢言盛。”
-
43
齒弊舌存
- 成語拼音:
- chǐ bì shé cún
- 成語解釋:
- 謂剛者易折,柔者難毀。語本漢劉向《說苑·敬慎》:“老子曰:‘夫舌之存也,豈非以其柔耶?齒之亡也,豈非以其剛耶?’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漢·劉向《說苑·敬慎》:“老子曰:‘夫舌之存也,豈非以其柔耶?齒之亡也,豈非以其剛耶?’”
-
44
為法自弊
- 成語拼音:
- wéi fǎ zì bì
- 成語解釋:
- 作定自弊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商君亡至關下,欲舍客舍。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無驗者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嘆曰:‘嗟乎!為法之敝,一至此哉!’”
-
45
坐而待弊
- 成語拼音:
- zuò ér dài bì
- 成語解釋:
- 坐著等死。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措施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三國 蜀 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然不伐賊,王業亦亡,惟坐而待亡,孰與伐之。”
-
46
作法自弊
- 成語拼音:
- zuò fǎ zì bì
- 成語解釋:
- 謂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。語出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(秦惠王)發吏捕商君。商君亡至關下,欲舍客舍。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無驗者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嘆曰:‘嗟乎!為法之敝,一至此哉!’”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(秦惠王)發吏捕商君。商君亡至關下,欲舍客舍,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無驗者,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嘆曰:‘嗟乎!為法之敝一至此哉!’”
* 關于弊弊的成語 形容弊弊的成語 描述弊弊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