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工作的成語 (159個)

    101

    寢食俱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n shí jù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覺也不睡,飯也顧不上吃。比喻極其焦慮不安,或學習、極其緊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洪邁《夷堅志·沈見鬼》:“夏六月,真若赤目,腫痛特甚,寢食俱廢。”
    102

    人浮于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fú yú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中人員過多或人多事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坊記》:“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,寧使人浮于食。”
    103

    人浮于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fú yú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浮:超過,多余。食:指俸祿。原指人的才能超過所得的俸祿。后比喻人員太多超過了的需要。亦“人浮于事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坊記》:“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,寧使人浮于食。”
    104

    日旰忘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gàn wàng c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勤勞,忘了時間,忘了吃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儒林傳上 尹敏》:“與班彪親善,每相遇,輒日旰忘食,夜分不寢。”
    105

    忍苦耐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ěn kǔ nai l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經得起艱苦的和生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鄒韜奮《萍蹤寄語》二五:“這不能說他們沒有冒險的精神,更不能說他們沒有忍苦耐勞的精神。”
    106

    日以繼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yǐ jì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晚上連著白天。形容加緊或學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 吳語》:“孤日夜相繼,匍匐就君。”
    107

    事倍功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bèi gōng b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事:做事;功:功效。用成倍的力;只收到一半的功效。指費力大;收效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。”
    108

    隨才器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cái qì s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根據長處,安排適當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71回:“或奔馳,或偷騙,各有偏長,真是隨才器使。”
    109

    適材適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cái shì s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辦事能力與所安排的位置或場所相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北伐途次》:“本來是在面坊里住慣了的老馬又落到面坊里,也算得是適材適所。”
    110

    三朝元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cháo yuán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元老:資格最老,聲望最高的老臣。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。現在用來指在一個機構里長期過的資格老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章帝紀》:“行太尉事節鄉侯熹三世在位,為國元老。”
    111

    手到病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dào bìng ch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剛動手治療;病就除去了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比喻做得好;解決問題迅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二折:“嬤嬤你放心,小人三代行醫,醫書脈訣,無不通曉,包的你手到病除。”
    112

    三過家門而不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,比喻熱心,因公忘私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陶鑄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如眾所周知的,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,三過家門而不入……”
    113

    三過其門而不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,后比喻熱心,因公忘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、稷當平世,三過其門而不入。”
    114

    擅離職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 lí zhí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擅:隨便,任意。擅自離開自己的崗位不能盡守自己的職責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44回:“見面之后,不由分說,拿隨太爺一把辮子,說他擅離職守,捏稱回任。”
    115

    四面出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miàn chū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全面展開,沒有重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不要四面出擊》:“總之不要四面出擊。四面出擊,全國緊張,很不好。”
    116

    上勤下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qín xià sh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勤:勤奮。順:順從,服從。領導的勤奮,下面的人就會順從他的領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鄆州豀堂詩》:“惟所令之不亦順乎,上勤下順遂濟登茲。”
    117

    勢如破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rú pò zh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勢:氣勢;威力;破竹:劈開竹子。氣勢就像劈竹子一樣;劈開了頭幾節;下面各節就順著刀勢分開了。比喻打仗或毫無阻擋;節節勝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杜預傳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數節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    118

    勝任愉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ng rèn yú k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能力擔當某項任務或;而且能很好地完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酷吏列傳》:“當是之時,吏治若救炎揚沸,非武健嚴酷,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?”
    119

    食少事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shǎo shì f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每日吃飯很少,可是處理的事務非常繁重。形容辛勞,身體不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宣帝紀》:“先是,亮(諸葛亮)使至,帝問曰:‘諸葛公起居何如?食可幾(許)米?’對曰:‘三四升。’次問政事,曰:‘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。’”
    120

    投筆從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bǐ cóng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讀書人放棄文化參軍入伍。投:扔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班超傳》:“家貧,常為官傭書以供養。久勞苦,嘗輟業投筆嘆曰:‘大丈夫……安能久事筆研間乎?’后立功西域,封定遠侯。”
    * 關于工作的成語 形容工作的成語 描述工作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