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盡盡的成語 (203個)

    161

    傾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jiā jìn ch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傾:倒出。喪失全部家產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略》:“故富者則傾家產,貧者舉假貸貴,專買生口以贖其妻。”
    162

    其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ū jìn qí m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其中微妙之處委婉細致地充分表達出來。形容表達能力很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陸機《文賦》序:“故作《文賦》以述先士之盛藻,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,他日殆可謂曲其妙。”
    163

    其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ū jìn qí t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曲:委婉細致。曲折委婉地充分表達其姿態。形容表達技巧非常高明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陶宗儀《輟耕錄·敘畫》:“畫之為用大矣,盈天地間者萬物,悉皆含豪運思,曲其態。”
    164

    人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ū jìn rén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曲:委婉。委婉巧妙地刻畫人的心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邵雍《觀詩吟》:“愛君難得似當時,曲人情莫若詩。”
    165

    黔驢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lǘ jì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黔:貴州。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經用完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朱之瑜《答王師吉書》:“特恐黔驢技,為諸鄉親羞耳。”
    166

    窮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lǐ jìn x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徹底推究事物的道理,透徹了解人類的天性。后泛指窮究事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易·說卦》:“窮理興,以至于命。”
    167

    訖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qíng jìn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量滿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,不加控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諸葛恪傳》:“帝王之怒,不宜訖情意。”
    168

    氣數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shù yǐ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氣數:命運。形容人已生命垂危,即將死亡或沒有生命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聶紺弩《論》:“作惡多端,殘害人民的是‘氣數已’的舊勢力。”
    169

    窮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xíng jìn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;也用來形容丑態畢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陸機《文賦》:“雖棄方而遁圓,期窮形而相。”
    170

    其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jìn qí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:全部用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若乃人其才,悉用其力,以少勝眾者。”
    171

    鵝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jìn é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恩情斷絕,各走各的路。也比喻精光,一點兒也不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二折:“你休等的我恩斷意絕,眉南眼北,恁時節水鵝飛。”
    172

    天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喪:喪失;:全部;天良:良心。沒有一點良心。形容壞人惡毒到了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錢泳《履園叢話》:“今人既高貴驕奢矣,而又喪天良,但思利己,不思利人。”
    173

    錙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àn jìn zī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吳利府》:“嘗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錙銖,其父猶以為未足。”
    174

    勢窮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qióng lì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已經沒有什么勢力與本事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86回:“宋江道:‘這廝勢窮力,有何良策可施?正好乘此機會。’”
    175

    同歸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guī yú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毀滅。歸:走向;:滅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王瑞》:“天地終乎?與我偕終”盧重玄解:“大小雖殊,同歸于耳。”
    176

    狗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ù jìn gǒu p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烹:燒煮食物。兔子死了,獵狗就被人烹食。比喻統治者殺掉功臣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蜚鳥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
    177

    滔滔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āo tāo bù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。同“滔滔不竭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史稿 傅山傳》:“與客談中州文獻,滔滔不。”
    178

    文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bù jìn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:意思。文章未能完全表達出意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43卷:“圓光如日,有炎如煙,周繞我體,如同金剛,文不意,猶待訣言。”
    179

    無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jìn wú xi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完沒了(含有厭惡的意思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三幕:“終于沉悶地聽著遠處的更鑼聲、風聲、樹葉聲,和偶爾才肯留心到的身旁思懿的無無休的言語。”
    180

    悲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ìng jìn bēi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興:興致,興味。高興到了極點,使人悲苦的事就來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天高地迥,識宇宙之無窮,興悲來,知盈虛之有數。”
    * 關于盡盡的成語 形容盡盡的成語 描述盡盡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