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就就的成語 (117個)
-
101
援筆立就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bǐ lì jiù
- 成語解釋:
-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6卷:“華安不假思索,援筆立就,手捧所作呈上。”
-
102
移東就西
- 成語拼音:
- yí dōng jiù xī
- 成語解釋:
- 彼此挪動轉移。比喻只求暫時應付,不作長久打算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陸贄《論裴延齡奸蠹書》:“移東就西,便為課績;取此適彼,遂號羨余。”
-
103
一呵而就
- 成語拼音:
- yī hē ér jiù
- 成語解釋:
- 一口氣完成。
- 成語出處:
- 郭紹虞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十四:“感興不來,也不能勉強去醞釀。當它來的時候,醞釀成熟,故能提起銳筆,一呵而就。”
-
104
移緩就急
- 成語拼音:
- yí huǎn jiù jí
- 成語解釋:
- 放開緩辦的事,去做急于要辦的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 保路運動 四川鐵路案檔案》:“略分先后,以為移緩就急之謀,則川事尚可為也。”
-
105
羽翮已就
- 成語拼音:
- yǔ hé yǐ jiù
- 成語解釋:
- 翮:鳥翼。羽毛已經豐滿。比喻已得到輔佐之人,勢力已壯大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鴻鵠高飛,一舉千里,羽翮已就,橫絕四海。”
-
106
移樽就教
- 成語拼音:
- yí zūn jiù jiào
- 成語解釋:
- 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,以便請教。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24回:“名九公道:'也罷,我們移樽就教罷。'”
-
107
知錯就改
- 成語拼音:
- zhī cuò jiù gǎi
- 成語解釋:
- 知道自己錯了就立即改正
- 成語出處:
- 王朔《劉慧芳》:“我這人缺點很多,知錯就改便是其中之一。”
-
108
鉆頭就鎖
- 成語拼音:
- zuàn tóu jiù suǒ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自投羅網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尚仲賢《氣英布》第一折:“你正是剔蝎撩蜂,暴虎憑河,誰著你鉆頭就鎖,也怪不的咱故舊情薄。”
-
109
瞻云就日
- 成語拼音:
- zhān yún jiù rì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賢明的君主恩澤施及尤民。后多比喻得近天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“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”
-
110
功成名就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chéng míng jiù
- 成語解釋:
-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譽不可虛假。”
-
111
見縫就鉆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fèng jiù zuā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到處鉆營或利用各種空子
- 成語出處:
-
112
就虛避實
- 成語拼音:
- jiù xū bì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指避開敵人的主力,找敵人的弱點進攻。又指談問題回避要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孫子 虛實》:“兵之形,避實而擊虛。”
-
113
慷慨就義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ji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慷慨:意氣昂揚。勇敢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朱鼎《玉鏡臺記 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當慷慨赴義,何用悲為!”
-
114
舍己就人
- 成語拼音:
- shě jǐ jiù rén
- 成語解釋:
- 舍:棄;就:順。放棄自己的意見,服從眾人的主張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大禹謨》:“稽于眾,舍己從人。”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大舜有大焉,善與人同,舍己從人,樂取于人以為善。”
-
115
隨行就市
- 成語拼音:
- suí xíng jiù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謂按市場行情行事。
- 成語出處:
-
116
懸駝就石
- 成語拼音:
- xuán tuó jiù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用力多,得益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法苑珠林》卷六六記載:有人得到一匹死駱駝,剝皮嫌刀鈍。樓上有塊磨刀石,于是上樓磨刀,下樓剝皮,上下往返,十分費事。
-
117
一蹴而就
- 成語拼音:
- yī cù ér jiù
- 成語解釋:
- 蹴:踏;就:成功。踏一步就可以成功。形容輕易地取得成功。也作“一蹴而成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洵《上田樞密書》:“天下之學者,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。”
* 關于就就的成語 形容就就的成語 描述就就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