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將將的成語 (175個)

    61

    勇兵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g yǒng bīng q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領;兵:士卒。領和士兵都英勇頑強。形容軍隊戰斗力很強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二折:“你道我勇兵強有誰及,爭奈待罪犯歇馬在這云州地。”
    62

    欲奪之,必固與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yù duó zhī,bì gù yǔ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欲:打算;固:通“姑”,姑且;與:給予。要想奪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給予他一些什么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36章:“欲奪之,必固與之。”
    63

    遇良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g yù liáng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領;良才:高才;本領高的人。多指雙方本領相當;能人碰上能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34回:“兩個就清風山下廝殺,乃是棋逢敵手難藏幸,遇良才好用功。”
    64

    遇良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g yù liáng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良材:本領高的人。大遇上本領高的人。比喻兩雄爭斗,本領相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三十四回:“兩個就清風山下廝殺,真乃是棋逢敵手難藏幸,遇良材好用功。”
    65

    欲取之,必姑與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yù qǔ zhī,bì gū yǔ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姑:暫且。要想奪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給予他一些什么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魏策》:“欲敗之,必姑輔之;欲取之,必姑與之。”
    66

    欲取之,必姑予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yù qǔ zhī,bì gū yǔ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姑:暫且。要想奪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給予他一些什么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說林》:“《周書》曰:‘欲敗之,必姑輔之;欲取之,必姑予之。’”
    67

    欲取之,必先與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yù qǔ zhī,bì xiān yǔ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想奪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給予他一些什么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魏策一》:“欲敗之,必姑輔之;欲取之,必姑與之。”
    68

    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g zài wài,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領;受:接受。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,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齊·孫武《孫子兵法·變篇》:“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爭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03回:“豈不聞:‘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’”
    69

    臨敵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dí yì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易:改變,變換。臨到作戰之前調換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李德林傳》:“且臨敵代,自古所難,樂毅所以辭燕,趙括以之敗趙。”
    70

    謀臣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u chén měng j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善于謀劃的文臣和勇猛善戰的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石崇傳》:“先帝決獨斷之聰,奮神武之略,蕩滅逋寇,易于摧枯。然謀臣猛,猶有致思竭力之效。”
    71

    謀臣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u chén wǔ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張衡《南都賦》:“爾其則有謀臣武,皆能攫戾執猛,破堅摧剛。”
    72

    如云,謀臣如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ěng jiàng rú yún,móu chén rú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文臣武很多,勢力強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51回:“與其坐承大統,兵精糧足,手下猛如云,謀臣如雨。”
    73

    如云,謀臣似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ěng jiàng rú yún,móu chén shì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文臣武很多,勢力強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8回:“況他那里雄兵十萬,甲士千員,猛如云,謀臣似雨。”
    74

    不如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ng jiàng bù rú jī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用話語刺激別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請他去干事來得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31回:“請不如激,等我激他一激。”
    75

    搴旗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qí lǔ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搴:拔取;虜:俘獲。拔取敵旗,斬殺敵。形容勇猛善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崔伯易《感山賦》:“乘間薄人,肝腦涂地,以搴旗虜而為樂。”
    76

    搴旗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qí qǔ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拔取敵旗,斬殺敵。形容勇猛善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吳子 料敵》:“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,力輕抗鼎,足輕戎馬,搴旗取,必有能者。”
    77

    損兵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ǔn bīng zhé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軍士和領都遭到損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81回:“損兵折,必然瞞著天子。”
    78

    殺妻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qī qiú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春秋時,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。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齊人攻魯,魯欲吳起。吳起取齊女為妻,而魯疑之。吳起于是欲就名,遂殺其妻,以明不與齊也,魯卒以為而攻齊,大破之。”
    79

    天兵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īng shén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英勇善戰,行動迅捷的軍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5回:“北軍追趕上來,正在萬分危急,猛見宋寨中一道金光射來,把風砂沖散,那些天兵神,都亂紛紛墮落陣前。”
    80

    天神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shén tiān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神話中天神的兵。指神奇的力量或所向無敵的軍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1回:“他們老遠的瞧著,一定當是天神天來了,不要說是打強盜,就是去打外國人,外國人從來沒有見過,見了也是害怕的。”
    * 關于將將的成語 形容將將的成語 描述將將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