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安安靜靜的成語 (27個)
-
21
動蕩不定
- 成語拼音:
- dòng dàng bù dìng
- 成語解釋:
-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
- 成語出處:
-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77章:“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,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。”
-
22
買靜求安
- 成語拼音:
- mǎi jìng qiú ān
- 成語解釋:
- 謂息事寧人,以圖安逸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今日天飛大王在此經過,這鄉村斂錢備飯,買靜求安。”
-
23
風恬月朗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tián yuè lǎng
- 成語解釋:
- 恬:平靜,安適;朗:明亮。風靜月明。形容夜色寧靜幽美。比喻清白高潔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賞譽》:“爾夜風恬月朗。”
-
24
海不波溢
- 成語拼音:
- hǎi bù bō yì
- 成語解釋:
- 海上風平浪靜,沒有波浪。比喻平安無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五卷:“久矣天之不迅風疾雨也,海不波溢也,三年于茲矣。”
-
25
清閑自在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xián zì zài
- 成語解釋:
- 清靜空閑,無拘無束。形容生活安閑舒適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四卷:“晝之所思,夜之所夢,連睡去的魂魄,都是忙的,那得清閑自在。”
-
26
心神不寧
- 成語拼音:
- xīn shén bù ní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心情不平靜;精神不安定。寧:安寧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33回:“(三藏)心神不寧道:'徒弟啊,我怎幺打寒噤呢?'”
-
27
晏然自若
- 成語拼音:
- yàn rán zì ruò
- 成語解釋:
- 晏然:平靜安定的樣子;自若:不變常態。形容在緊張狀態下沉靜如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 吳志 孫堅傳》:“南陽太守張咨,聞軍至,晏然自若。”
* 關于安安靜靜的成語 形容安安靜靜的成語 描述安安靜靜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