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好不好的成語 (266個)

    201

    流連忘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lián wàng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流連:留戀;舍得離開。返:回;歸。指沉迷于游樂而忘歸。后常形容對美景致或事物的留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,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,從獸無厭謂之茺,樂酒無厭謂之亡。”
    202

    龍生九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shēng jiǔ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傳說,龍生有九子,九子成龍,各有所。比喻同胞兄弟品質、愛相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徐應秋《玉芝堂談薈 龍生九子》:“龍生九子成龍,各有所。”
    203

    樂水樂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shuǐ lè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樂:喜愛,愛。有人喜愛山,有人喜愛水。比喻各人的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雍也》:“知者樂山,仁者樂水。”
    204

    兩頭白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tóu bái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表里一,兩方面討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康進之《李逵負荊》第二折:“則為你兩頭白面搬興廢,轉背言詞說是非。”
    205

    來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i zhě bù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強調來人意,要警惕防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趙翼《陔余叢考 成語》:“‘來者善,善者來’,亦本《老子》‘善者辯,辯者善’句。”
    206

    浪子回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ng zǐ huí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浪子:游手閑、務正業的人;回頭:回心悔悟。務正業者改邪歸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陳繼儒《小窗幽記》:“浪子回頭,仍慚為君子。”
    207

    暇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bù xiá g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新奇的事物太多,眼睛來及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璿《飛龍全傳》序:“于是檢向時所鄙之《飛龍傳》,為之刪其繁文,汰其俚句,布以雅訓之格,間以清雋之辭,傳神寫物,盡態極妍,庶足令閱者驚奇拍案,目暇給矣!”
    208

    迷戀骸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 liàn hài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迷戀:過度愛而難以舍棄;骸骨:尸骨。迷戀著尸骨。比喻舍得丟棄陳舊腐朽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實秋《舊》:“最可怕的是,倡言守舊,其實只是迷戀骸骨;唯新是騖,其實只是摭拾皮毛,那就是新舊之間兩具失之了。”
    209

    明珠暗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ū à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,暗里投在路上,使人看了都很驚奇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重視。也比喻東西落入識貨人的手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“臣聞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路,人無按劍相眄者。何則?無因而至前也。”
    210

    莫知所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zhī suǒ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知道怎幺辦,形容激動得知怎幺辦。亦作“莫知所謂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王廙傳》:“是時溫將廢海西公,百僚震栗,溫亦色動,莫知所為。”
    211

    明珠夜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ū yè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投:拋擲,丟棄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和賞識,或人誤入歧途。也比喻珍貴的東西落入識貨人的手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譯印政治小說序》:“《六經》雖美,通其義,識其字,則如明珠夜投,按劍而怒也。”
    212

    泥沙俱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í shā jù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俱:都、一起。泥土和沙石跟著水一起流了下來。比喻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;一同顯現出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袁枚《隨園詩話》第一卷:“人稱才大者,如萬里黃河,與泥沙俱下。余以為:此粗才,非大才也。”
    213

    判若兩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àn ruò liǎng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判:判斷;評定;若:像。評定一個人前后的表現;像兩個人一樣;截然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回:“須曉得柳知府于這交涉上頭,本是何等通融、何等遷就,何以如今判若兩人?”
    214

    窮而后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ér hòu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認為文人越是窮困得志,詩文就寫得越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序》:“蓋愈窮則愈工。然則非詩之能窮人,殆窮者而后工也。”
    215

    泉石膏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án shí gāo h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泉石:指山水;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臟和隔膜之間叫“肓”,據說這是藥力達到的地方。比喻嗜山水成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 隱逸傳 田游巖》:“臣泉石膏肓,煙霞錮疾,既逢圣代,幸得逍遙。”
    216

    清濁同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zhuó tóng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清水和濁水一渠同流。形容美丑、善惡混雜,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劉毅傳》:“今之九品,所下彰其罪,所上列其善,廢褒貶之義,任愛憎之斷,清濁同流,以植其私。”
    217

    人間天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jiān tiān s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世社會和神仙世界。指景物極美的處所。多比喻境遇完全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崔顥《七夕詞》:“仙裙玉佩空自知,天上人間相見。”
    218

    人妖顛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yāo diān d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妖:妖魔鬼怪。人與鬼顛倒。比喻是非顛倒,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干寶《搜神記》:“鬼便遂歸,作其父形,且語其家:‘二兒已殺妖矣。’兒暮歸,共相慶賀,積年覺。”
    219

    受夾板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jiā bǎn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夾在中間受氣,兩頭
    成語出處:
   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一章:“福臨滿腦門冒火,感到他在受夾板氣。”
    220

    受夾板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jiā bǎn z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夾在中間受罪,兩頭
    成語出處:
    * 關于好不好的成語 形容好不好的成語 描述好不好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