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失敗的成語 (74個)
-
61
器滿則覆
- 成語拼音:
- qì mǎn zé fù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器滿將覆”。容器滿溢,則將傾覆。比喻事物發展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。亦以喻驕傲自滿將導致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蘇安恒傳》:“物極則復,器滿則覆,當斷不斷,將受其亂。”
-
62
騎者善墜
- 成語拼音:
- qí zhě shàn zhuì
- 成語解釋:
- 常騎馬的人總難免掉下馬背。比喻擅長某一事物的人往往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敗
- 成語出處:
-
63
鎩羽而歸
- 成語拼音:
- shā yǔ ér guī
- 成語解釋:
- 鎩羽:羽毛摧落,比喻失敗或不得志。指失敗或不得志而歸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宋·鮑照《拜侍郎上疏》:“鎩羽暴鱗,復見翻躍。”
-
64
事預則立
- 成語拼音:
- shì yù zé lì
- 成語解釋:
- 指無論做什么事,事前有準備就會成功,沒有準備就要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”
-
65
螳臂當車
- 成語拼音:
- táng bì dāng chē
- 成語解釋:
- 螳螂奮舉前腿來擋住車子前進;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勝任。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辦不到的事;必然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人間世》:“汝不知夫螳螂乎,怒其臂以當車轍,不知其不勝任也。”
-
66
螳臂當轅
- 成語拼音:
- táng bì dāng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螳臂:螳螂的前腿;當:阻擋;轅:借指車。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敗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》第四卷:“勢弱難敵,謂之螳臂當轅;人生易死,乃曰蜉蝣在世。”
-
67
螳螂奮臂
- 成語拼音:
- táng láng fèn bì
- 成語解釋:
- 猶螳臂當車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黃滔《謝試官啟》:“將憐其蚌蛤剖胎,只自回旋于皎月;螳螂奮臂無辭殞碎于高車。”
-
68
投卵擊石
- 成語拼音:
- tóu luǎn jī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不自量力,自取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14卷:“所謂以羊將狼,投卵擊石,幸而不用,何過望哉!”
-
69
螳螂拒轍
- 成語拼音:
- táng láng jù zhé
- 成語解釋:
- 猶螳臂當車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劉知幾《史通 載文》:“乃其申誥誓,降移檄,便稱其智昏菽麥,識昧玄黃,列宅建都若鷦鷯之巢葦,臨戎賈勇猶螳臂之拒轍。此所謂厚顏也。”
-
70
晚節不保
- 成語拼音:
- wǎn jíe bù bǎo
- 成語解釋:
- 晚節:指晚年的節操。已經到了晚年卻未能保住自己的節操。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楊萬里《清虛子此君軒賦》:“愿堅晚節于歲寒。”
-
71
西臺痛哭
- 成語拼音:
- xī tái tòng kū
- 成語解釋:
-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敗被害。八年后,謝翱與友人登西臺痛哭致祭,并作《登西臺慟哭記》以記其事。后用以稱亡國之痛。
- 成語出處:
- 柳棄疾《懷人詩》之四:“西臺痛哭謝晞發,眢井沉書鄭億翁。”
-
72
魚驚鳥潰
- 成語拼音:
- yú jīng niǎo kuì
- 成語解釋:
- 像魚腐爛鳥潰散。比喻迅速崩潰,完全失敗
- 成語出處:
- 《隋書·楊玄感傳論》:“民力凋盡,徭戍無期,率土之心,魚驚鳥潰。”
-
73
以指撓沸
- 成語拼音:
- yǐ zhǐ náo fèi
- 成語解釋:
- 撓:攪。用手指攪開水。比喻不自量力,一定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荀況《荀子 議兵》:“以桀詐堯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撓沸。”
-
74
再合余燼
- 成語拼音:
- zài hé yú jìn
- 成語解釋:
- 合:匯聚;余燼:燒剩的灰燼,引申為戰敗后的殘余士卒。比喻失敗后恢復力量接著干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“請收合余燼,背城借一。”
* 關于失敗的成語 形容失敗的成語 描述失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