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天天的成語 (1018個)
-
661
天人勝處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rén shèng chǔ
- 成語解釋:
- 勝:優越。佛道用語。指天上人間最好的境遇
- 成語出處:
- 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云奉持之,則生天人勝處,云犯則墜鬼畜諸苦。”
-
662
天人相應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rén xiāng yìng
- 成語解釋:
- 指人體與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
- 成語出處:
- 《靈樞·邪客》:“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。”
-
663
天壤之覺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rǎng zhī jué
- 成語解釋:
- 壤:地。天和地,一在極上,一在極下,比喻差別極大
- 成語出處:
-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內篇·論仙》:“其為不同,已有天壤之覺,冰炭之乘矣。”
-
664
天人之際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rén zhī jì
- 成語解釋:
- 天道與人事相互之間的關系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。”
-
665
天時地利人和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
- 成語解釋:
- 指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,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《孫臏兵法 月戰》:“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三者不得,雖勝有殃。”
-
666
天生麗質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shēng lì zhì
- 成語解釋:
- 天生:天然生成。麗質:美麗的姿容。形容女子嫵媚艷麗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“天生麗質難自棄,一朝選在君王側。”
-
667
天上麒麟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shàng qí lín
- 成語解釋:
- 稱贊他人之子有文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史 徐陵傳》:“年數歲,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志,寶志摩其頂曰:‘天上石麒麟也。’”
-
668
天上人間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shàng rén jiān
- 成語解釋:
- 一個在天上,一個在人間。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唐·李煜《浪淘沙》詞: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。”
-
669
天上石麟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shàng shí lín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稱人有文采的兒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史·徐陵傳》:“年數歲,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志,寶志摩其頂曰:‘天上石麒麟也。’”
-
670
天塌地陷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tā dì xiàn
- 成語解釋:
- 天坍塌,地裂陷。比喻重大災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九回:“我有了這件東西,說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話,橫豎咱們大清國萬萬年,我鄧振彪也萬萬年了。”
-
671
滔天大罪
- 成語拼音:
- tāo tiān dà zu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罪惡極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質問國民黨》:“這兩種錯誤,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質,都是和敵人漢奸毫無區別的,你們必須糾正這些錯誤。”
-
672
偷天換日
- 成語拼音:
- tōu tiān huàn rì
- 成語解釋:
- 暗中把天日換了。比喻暗中改變事物的真相;以達到蒙混欺騙的目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:“這個王婆,豈不是偷天換日的老手。”
-
673
譚天說地
- 成語拼音:
- tán tiān shuō dì
- 成語解釋:
- 指所談的內容極為廣泛。形容談論者知識廣博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》:“錢青見那先生學問平常,故意譚天說地,講論古今,驚得先生一字俱無。”
-
674
貪天之功以為己力
- 成語拼音:
-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
- 成語解釋:
- 貪: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。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。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竊人之財,猶謂之盜,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。”
-
675
貪天之功以為己有
- 成語拼音:
-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
- 成語解釋:
- 貪: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。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。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禹偁《霍光論》:“然則光貪天之功以為己有,與夫日僤之割愛,邴吉之讓位,德不侔矣。”
-
676
滔滔者天下皆是
- 成語拼音:
-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滔滔:連續不斷的樣子。洪水彌漫,遍地都是。比喻社會普遍紛亂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風氣比比皆是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微子》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。”
-
677
滔天之罪
- 成語拼音:
- tāo tiān zhī zu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罪惡極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呂惠卿責授建寧軍節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》:“稍正滔天之罪,永為垂世之規。”
-
678
天無二日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wú èr rì
- 成語解釋:
- 日:太陽,比喻君王。天上沒有兩個太陽。舊喻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君。比喻凡事應統于一,不能兩大并存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坊記》:“天無二日,土無二王,家無二主,尊無二上。”
-
679
天無二日,土無二王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wú èr rì,tǔ wú èr wáng
- 成語解釋:
- 日:太陽;土:國土。天上沒有兩個太陽,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坊記》:“天無二日,土無二王,家無二主,尊無二上。”
-
680
天無二日,民無二主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wú èr rì,mín wú èr zhǔ
- 成語解釋:
- 日:太陽。天上沒有兩個太陽,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
- 成語出處:
- 《元史·太祖本紀》:“吾聞東方有稱帝者,天無二日,民豈有二主耶?”
* 關于天天的成語 形容天天的成語 描述天天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