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天天的成語 (1018個)

    601

    日月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yuè jī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太陽月亮每都經過空。比喻歷久不衰;永恒不變;也比喻事情明顯;有目共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馮衍傳上》:“其事昭昭,日月經,河海帶地,不足以比。”
    602

    日月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yuè lì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麗:附著。象日月懸掛在空。比喻永恒不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易·離》:“日月麗乎,百谷草木麗乎土。”
    603

    人眾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zhòng shè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聚集眾人的力量,可以戰勝大自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伍子胥列傳》:“吾聞之,人眾者勝定亦能破人。”
    604

    一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tiān yī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水光與色相渾。形容水相接的遼闊景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王勃《滕王閣詩序》: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一色。”
    605

    上不屬,下不著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bù shǔ tiān,xià bù zháo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屬:接連。指不著邊際,沒有著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解老》:“上不屬,下不著地。”
    606

    上不沾,下不著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bù zhān tiān,xià bù zháo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著邊際,沒有著落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八十一夢·第72夢》:“住在一個上不沾,下不著地的所在。”
    607

    上不在,下不著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bù zài tiān,xià bù zháo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著邊際,沒有著落。形容偏僻閉塞的地方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八回:“只叫他在這上不在,下不著地的地方,給我結了幾間茅屋,我同老母居住。”
    608

    縮地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ō dì bǔ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改造地宇宙。比喻做非凡之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 音樂志一》:“高祖縮地補,重張區宇;反魂肉骨,再造生靈。”
    609

    色膽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è dǎn mí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色:女色。形容貪戀淫欲膽量很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7卷:“吳氏經過兒子幾番道兒,也該曉得謹慎些,只是色膽迷,又欺他年小,全不照顧。”
    610

    色膽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è dǎn rú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貪戀淫欲膽量很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四十五回:“那和尚一頭接茶,兩只眼涎瞪瞪的只顧看那婦人身上,這婦人也嘻嘻的笑著看這和尚。人道色膽如,卻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張見。”
    611

    說地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dì tán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上地下,無所不談。形容話題廣泛或巧于言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三回:“指揮說地談口,來誘翻江攪海人。”
    612

    順德者吉,逆者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dé zhě jí,nì tiān zhě xi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:依順;吉:吉利;逆:違逆;兇:不幸。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,違背意的必定遭受災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梓《豫讓吞炭》第四折:“你道順德者吉,逆者兇,我怎肯二意三心,背義忘恩,有始無終。”
    613

    順口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kǒu tán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:順便。隨便說話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朱自清《擇偶記》:“聽差原只順口談,也說不出個所以然。”
    614

    壽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mǎn tiān n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年:自然壽數。人活滿自然壽數而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卷三十二:“諸公皆生人道,為王公大人,享受祿。壽滿年,仍還原所,以俟緣會,又復托生。”
    615

    三十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shí sān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稱欲界第六為三十三,即忉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勝鬘寶窟》卷下:“此言三十三者,中國言悉怛梨余惡衛陵,此中唯取怛梨二字為忉利也。怛梨,忉利,彼國音不同耳。”
    616

    死生有命,富貴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shēng yǒu mìng,fù guì zài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萬事皆由命注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 顏淵》:“子夏曰:‘商聞之矣,死生有命,富貴在。’”
    617

    害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g tiān hài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做事兇狠殘忍;毫無人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呂無病》:“堂上以我為下之齷齪教官,勒索傷害理之錢,以吮人癰痔者耶!”
    618

    害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àng tiān hài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做事兇狠殘忍,全無道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七回:“急于做官,所以喪害理,至于如此。”
    619

    入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tiān rù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升上空,鉆入地下。形容神通廣大。②比喻為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復言《續玄怪錄·盧仆射從史》:“吾已得煉形之術也,其術自無形成而煉成三尺之形,則上入地,乘云駕鶴,千變萬化,無不可也。”
    620

    應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tiān yīng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:順從。應:適應。時:時機。指上要遵從命,下要適應時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先帝順應時,西平巴蜀,南和吳會,海內得以休息,兆庶有樂安之心。”
    * 關于天天的成語 形容天天的成語 描述天天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