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天天的成語 (1018個)

    381

    之驕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ī jiāo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驕子:寵兒。老爺的寵兒。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所驕寵。現指條件極其優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上》:“南有大漢,北有強胡。胡者,之驕子也。”
    382

    真爛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ēn làn m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真:指人心地善良。形容思想單純、純真自然、活潑可愛,沒有做作和虛偽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虹》:“她那種搶先說話的脾氣、頑皮的舉動,處處都露出真爛縵。”
    383

    之僇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ī ruò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之戮民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野草·淡淡的血痕中》:“人們都在其間咀嚼著人找的渺茫的悲苦……各各自稱為‘之僇民。’”
    384

    作之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uò zhī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大雅 大明》:“文王初載,作之合。”
    385

    緯地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ěi dì jī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緯:絲織品的橫線;經:絲織品的直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下,治理國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庾嶺勞人《蜃樓志》第13回:“霍武道:‘白先生才學自然緯地經。’”
    386

    無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dí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下都沒有對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則無敵于下。”
    387

    無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féng tiān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神話謂仙女穿的衣,不用針線縫合,沒有縫兒。常以比喻詩文等事物沒有一點瑕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南萬柳堂》:“次韻之作,能如無縫衣,自非老手莫辦。”
    388

    愛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tiān ài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畏:敬畏。敬畏上,憐愛下民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游《上殿札子》:“祖宗畏愛民,子孫皆當取法。”
    389

    悖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tiān bèi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違背理人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第八卷:“若浚此舉違悖人,可取浚頭歸苗傅,不然,一有退縮,悉以軍法從事。”
    390

    逆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tiān nì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做事殘忍,違背道倫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文帝紀上》:“侯莫陳悅違逆理,酷害良臣,自以專戮罪重,不恭詔命,阻兵水洛,強梁秦隴。”
    391

    恤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tiān xù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畏:敬畏;恤:周濟。敬畏上,憐愛下民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辭免進職奏狀》:“既閔然有畏恤民之誠,而圣訓丁寧又無非惻怛焦勞之實。”
    392

    威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zhèn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威:威勢或威望。震:震動。威勢或威望震動下。亦作“威振下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非鞅》:“蒙恬卻胡千里,非無功也,威震下,非不強也。”
    393

    威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zhèn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威:威名。威力和名望使下人拜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元帝紀》:“今延壽湯所誅,威振下,雖易之折售,詩之雷霆,不能及也。”
    394

    秀才不出門,能知下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,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秀才:指儒生。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,也能知曉下的事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俏皮話·驢辯》:“然則秀才們,看得兩卷書,何以便要說:‘秀才不出門,能知下事。’”
    395

    行而世為下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ér shì wèi tiān xià f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:所作所為;法:效法。言行要謹慎,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為世人作學習榜樣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是故君子,動而世為下道,行而世為下法,言而世為下則。”
    396

    雪窖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ě jiào bī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窖:收藏東西的地洞。到處是冰和雪。形容氣寒冷,也指嚴寒地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朱弁傳》:“嘆馬角之未生,魂銷雪窖;攀龍髯而莫逮,淚灑冰。”
    397

    學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é jiū tiān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有關道人事方面的知識都通曉。形容學問淵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亦欲以究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。”
    398

    泄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è lòu tiān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泄露秘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陸游《醉中草書因戲作此詩》:“臨池勤苦今安有,漏壁工夫古亦稀;稚子問翁新悟處,欲言直恐泄機。”
    399

    相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qù tiān y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淵:與深淵。比喻二者相差太遠,差別極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一敬一肆,相去淵;一圣一狂,亦判若黑白也。”
    400

    子而令諸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é tiān zǐ ér lìng zhū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挾:挾制;諸侯:帝王分封的列國統治者。挾制著皇帝,用其名義號令諸侯。比喻借用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今州城粗定,兵強士附,西迎大駕,即宮鄴都,挾子而令諸侯,蓄士馬以討后庭,誰能御之?”
    * 關于天天的成語 形容天天的成語 描述天天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