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天下的成語 (247個)

    161

    一唱雄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chàng xióng jī tiān xià b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公雞一叫,就亮了。形容東方破曉,長夜宣告結束。指真相大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賀《致酒行》:“我有迷魂招不得,雄雞一聲白。少年心事當拿云,誰念幽寒坐鳴呃。”
    162

    魚沉雁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chén yàn l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典出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毛嬙麗姬,人之所美也,魚見之深入,鳥見之高飛,麋鹿見之決驟,四者孰知之正色哉!”后以“魚沉雁落”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毛嬙麗姬,人之所美也,魚見之深入,鳥見之高飛,麋鹿見之決驟,四者孰知之正色哉!”
    163

    云集景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jí jǐng c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如云聚合,如影隨形。比喻聲勢浩大,響應迅速。語出漢賈誼《過秦論》:“云集響應,贏糧而景從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漢·賈誼《過秦論》:“云集響應,贏糧而景從。”
    164

    有理走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lǐ zǒu biàn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要有道理,任何地方都行得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他慣用的口頭禪是:‘有理走遍!’”
    165

    一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tǒng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統一的國家。現常指某一地區或某一機關單位不貫徹上級意圖而形成的獨立王國;也可泛指少數人霸占的某一領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公羊傳 成公十五年》:“王者欲一乎。”又,《隱公元年》:“何言乎王正月,大一統也。”
    166

    為己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 孔休源傳》:“休源風范強正,明練政體,常以為己任。”
    167

    英雄入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g xióng rù g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入彀:指進入弓箭的射程以內,比喻就范。英雄均已就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一:“嘗私幸端門,見新進士綴行而出,喜曰:‘英雄入我彀中矣。’”
    168

    一噎止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ē zhǐ c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因噎廢食。語本《呂氏春秋·蕩兵》:“夫有以饐死者,欲禁之食,悖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呂氏春秋·蕩兵》:“夫有以饐死者,欲禁之食,悖。”
    169

    縱橫四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òng héng sì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通俗演義·青梅煮酒論英雄》:“得志則縱橫四海。”
    170

    逐鹿中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ú lù zhōng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中原爭奪。比喻爭奪政權。逐:追趕;鹿:比喻帝位、政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秦失其鹿,共逐之。”
    171

    中原逐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yuán zhú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中原:古代指我國中部;跟邊疆相對而言;逐:追逐;鹿:比喻政權或爭逐的對象。舊時比喻群雄在中原爭奪;也作“逐鹿中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秦失其鹿,共逐之。”
    172

    智周萬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zhōu wàn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萬物無所不知。形容知識淵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系辭上》:“知周乎萬物而道濟。”
    173

    經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wěi tiān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,治理國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慈和徧服曰順,擇善而從曰比,經緯地曰文。”
    174

    同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ǔ tiān tóng q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的人一同歡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郭淮傳》:“今溥同慶而卿最留遲,何也?”
    175

    匝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ǔ tiān zā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滿遍地,普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耶律楚材《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》詩:“百尺竿頭更移步,普匝地生清風。”
    176

    緯地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ěi dì jī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緯:絲織品的橫線;經:絲織品的直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,治理國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庾嶺勞人《蜃樓志》第13回:“霍武道:‘白先生才學自然緯地經。’”
    177

    玉柱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zhù qí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棟梁之材可任大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高明《琵琶記·新進士宴杏園》:“乾坤正,看玉柱擎又何用?”
    178

    一柱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hù qí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擎:托起。一根柱托住。比喻人能擔當重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唐大詔令集 中和三年賜陳敬瑄鐵券文》:“卿五山鎮地,一柱擎;氣壓乾坤,量含宇宙。”
    179

    禍亂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luàn tāo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災禍、戰亂極其嚴重,動蕩不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惠帝紀》:“禍亂滔,奸逆仍起,至乃幽廢重宮,宗廟紀絕。”
    180

    罔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tiān wǎng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十一回:“聽哀告,聽哀告!賤軀流落誰知道,誰知道!極罔地,罪惡難分顛倒。”
    * 關于天下的成語 形容天下的成語 描述天下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