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天下的成語 (247個)

    221

    泣麟悲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lín bēi f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古代以為麟是仁獸,太平時乃出現;又以為鳳鳥至乃圣人受命而王之兆。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,又因鳳鳥不至而傷嘆。見《公羊傳·哀公十四年》、《論語·子罕》。后因以“泣麟悲鳳”為哀傷國家衰敗之典。②古琴操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,又因鳳鳥不至而傷。見《公羊傳·哀公十四年》、《論語·子罕》。
    222

    千里同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lǐ tóng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太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王充《論衡·雷虛》:“夫千里不同風,百里不共雷。”
    223

    四海皆兄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“四海”指,全國。表示的人都像兄弟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·孔子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四海之內皆兄弟也!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。”
    224

    四海之內皆兄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。“四海”指,全國。表示的人都像兄弟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顏淵》:“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四海之內皆兄弟也!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。”
    225

    世上無難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難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元靚《事林廣記》第九卷:“世上無難事,人心自不堅。”
    226

    率土歸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ài tǔ guī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率土:四海之內。指歸心。同“率土宅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齊書 文宣帝紀》:“故百僚師師,朝無秕政,網疏澤洽,率土歸心。”
    227

    十雨五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yǔ wǔ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場雨,五刮一次風。謂風調雨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前蜀·杜光庭《畫五岳諸神醮詞》:“上扶邦國,傍祐黎元。調十雨五風以登稼穡,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。”
    228

    生知安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zhī ā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生來就知道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的大道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強而行之: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    229

    大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xià dà t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人人為公的理想社會,指共產主義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禮運》:“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大同。”
    230

    五風十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fēng shí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刮一次風,十一場雨。形容風調雨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充《論衡 是應》:“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五日一風,十日一雨。”
    231

    五侯九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hóu jiǔ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五侯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諸侯;九伯:九州之長。泛指諸侯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五侯九伯,女實征之,以夾輔周室。”
    232

    無為而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wéi ér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無為:無所作為;治:治理。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得到治理。原指舜當政的時候,沿襲堯的主張,不做絲毫改變。后泛指以德化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無為而治者,其舜也與?”
    233

    文修武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xiū wǔ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禮樂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。謂太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王起《黿鼉為梁賦》:“我皇仁治道豐,文修武偃,要荒畢服。”
    234

    休牛放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niú fàng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休:休息。將牛馬放牧,停止軍用。比喻太平,停止戰爭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釋滯》:“今喪亂即平,休牛放馬,烽燧滅影。”
    235

    先憂后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yōu hòu x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憂慮在人之先,歡喜在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先,享受在后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賈仲名《蕭淑蘭》第二折:“您穩放著個先憂后喜,我空懷著個有苦無甘。”
    236

    一舉成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ǔ chéng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一旦科舉及舉;就會名聞。現在指因某一件事一子就出了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國子監司業竇公墓志銘》:“公一舉成名而東。”
    237

    燕金募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jīn mù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傳戰國時燕昭王筑黃金臺以接待賢士。后以“燕金募秀”為招納賢士之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范仲淹《上張侍郎啟》:“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,蔡屣延才,鐸宣百世之文,旌集四方之善。”
    238

    一匡九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kuāng jiǔ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春秋時管仲輔助齊桓公“一匡,九合諸侯”,建立霸業。后亦以“一匡九合”指立國大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鄭畋傳》:“臣始仕從戎,爰承指顧,稟三令五申之戒,預一匡九合之謀。”
    239

    揚名顯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míng xiǎn x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揚名,為父母增光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秦簡夫《東堂老》第二折:“你赍發呵與那個薄弱書生,兀的不揚名顯姓,光明動朝廷。”
    240

    一擲乾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hì qián k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以為孤注之一擲。乾坤,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唐韓愈《過鴻溝》詩:“誰勸君王回馬首,真成一擲賭乾坤。”
    * 關于天下的成語 形容天下的成語 描述天下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