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天下的成語 (247個)

    201

    百鳥朝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niǎo cháo f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朝:朝見;鳳:鳳凰,古代傳說中的鳥王。舊時喻指君主圣明而依附,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李昉等《太平御覽》九百一十五卷引《唐書》:“海州言鳳見于城上,群鳥數百隨之,東北飛向蒼梧山。”
    202

    并容遍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ng róng biàn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并:兼;覆:遮蓋掩蔽。廣為包容覆庇。比喻德化寬廣,庇護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曾鞏《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》:“真宗皇帝繼統遵業,以涵煦生養,蕃育齊民;以并容遍覆,擾服異類。”
    203

    櫜弓臥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ǔ gōng wò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藏弓息鼓。謂戰事停息,太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馳使四夷,復其爵號。然后還師振旅,櫜弓臥鼓。申命百姓,各安其所。”
    204

    超前絕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āo qián jué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超越前人,以后也無一可相比。南朝梁·沈約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“絕后光前”李善注引《晉起居注·安帝詔》曰:“元功盛德,超前絕后。”《野叟曝言》六九回:“飛娘咋舌驚嘆道:‘有這等奇烈女子,守節不變,猶人所能,至寧死而不顯,婆婆之失,則真可超前絕后矣。’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沈約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“絕后光前”李善注引《晉起居注·安帝詔》曰:“元功盛德,超前絕后。”
    205

    斗南一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nán yī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,海內。指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狄仁杰傳》:“狄公之賢,北斗之南,一人而已。”
    206

    東西南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ng xī nán b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四方、到處、各地、普或方向;亦指到處飄泊,行蹤不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東西南北,誰敢安處。” 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今丘(孔子)也,東西南北之人也。”
    207

    鳳引九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ng yǐn jiǔ ch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晉書·穆帝紀》:“(升平四年)二月,鳳凰將九雛見于豐城。”后以“鳳引九雛”為太平、社會繁榮的吉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穆帝紀》:“(升平四年)二月,鳳凰將九雛見于豐城。”
    208

    綱紀四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ng jì sì f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綱紀:治理,管理。治理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大雅·棫樸》:“勉勉我王,綱紀四方。”
    209

    海晏河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ǎi yàn hé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晏:平靜;河:黃河;澄:清澈。黃河水清,大海波平浪靜。比喻太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魏源《秦淮燈船引》:“海晏河澄二百年,那信鯨鯢吞士女。”
    210

    海宴河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ǎi yàn hé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滄海波平,黃河水清。形容國內安定,太平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·歐陽熙《龍壽院光化大師碑銘》:“旋聞海宴河清,遠播民舒物泰。”
    211

    救世濟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shì jì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挽救,拯濟百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百一十八回:“堯、舜、禹、湯、周、孔,時刻以救民濟世為心。”
    212

    絕世無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é shì wú sh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絕世:冠絕當代;無雙:獨一無二。姿才超眾,無與倫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李好古《張生煮海》一:“我看此女妖嬈艷冶,絕世無雙。”
    213

    經世之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shì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經世:治理。舊時稱治國安民的才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舟中上水遺懷》:“古來經濟才,何事獨罕有。”
    214

    九州四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ǔ zhōu sì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。泛指全中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盧照鄰《登封大酺歌》:“九州四海常無事,萬歲千秋樂未央。”
    215

    匡合之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āng hé zhī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匡:糾正;匡合:把納入正軌。指治理國家的功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王褒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齊桓設庭燎之禮,故有匡合之功。”
    216

    立國安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guó ān b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建立國家,安定。亦作“立業安邦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裴度還帶》第一折:“你看我立國安邦為相宰,那其間日轉千階,喜笑迎腮,掛印懸牌。”元·宮大用《七里灘》第一折:“自開基起運,立國安邦,坐籌帷幄,竭力疆場。”
    217

    立業安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yè ān b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建立國家,安定。同“立國安邦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鄭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一折:“想五帝之世,求賢用士,立業安邦,你是不知也。”
    218

    龍戰于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àn yú y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群龍在郭野大戰。比喻群雄爭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坤卦》:“龍戰于野,其血玄黃。”
    219

    馬上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指武功建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陸生時時前說稱《詩》《書》。高帝罵之曰:‘乃公居馬上而得之,安事《詩》《書》!’陸生曰:‘居馬上得之,寧可以馬上治之乎?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,文武并用,長久之術也。’”
    220

    逆取順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 qǔ shùn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逆:背叛;順:合理。背叛國君奪取,遵循常理治理國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陸賈傳》:“且湯武逆而以取順守之,文武并用,長久之術也。”
    * 關于天下的成語 形容天下的成語 描述天下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