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天下的成語 (247個)

    181

    浪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ng jì tiān y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浪跡:到處流浪、漂泊;涯:形容極遠的地方。到處流浪;走遍。形容人生漂泊無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盧氏《逸史》:“李生告歸曰:‘某不能甘此寒苦,且浪跡江湖。’”
    182

    寬地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kuān dì z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窄:狹小。形容難以容身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馬致遠《薦福碑》第三折:“只為他財散人離,閃的我寬地窄,抵死待要屈脊低腰,又有會巧言令色。”
    183

    撫綏萬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suí wàn f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撫綏:安定、安撫;萬方:萬邦,萬族。指安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太甲上》:“監厥德,用集大命,撫綏萬方。”
    184

    放眼世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yǎn shì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放眼:放開眼界,目光不局限在狹小范圍內。放開眼界,縱觀。也作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張養浩《過李溉之心亭之二》:“放眼乾坤獨倚欄,古今如夢水云間。”
    185

    浪蕩乾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ng dàng qián k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浪蕩:同“朗朗”,明朗;乾坤:地。形容政治清明,太平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第一折:“清平世界,浪蕩乾坤,你怎么當街里打人。”
    186

    六合之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ù hé zhī n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六合:地及東南西北。指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六合之外,圣人存而不論;六合之內,圣人論而不存。”
    187

    朗朗乾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ng lǎng qián k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朗朗:明朗、清亮;乾坤:原是《周易》中的兩個卦名,這里指地、世界等。形容政治清明,太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李文慰《燕青博魚》第一折:“清平世界,浪蕩乾坤,你怎么當街里打人。”
    188

    堯年舜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o nián shùn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太平的時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前蜀 毛文錫《甘州遍》詞:“堯年舜日,樂圣永無憂。”
    189

    野戰群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ě zhàn qún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群龍在郭野大戰。比喻群雄爭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王劉張李彭盧傳贊》:“地閉革,野戰群龍。”
    190

    整頓乾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ěng dùn qián k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乾坤:指地、陰陽等。指治理,使混亂的局面轉變為安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洗兵馬》詩:“二三豪俊為時出,整頓乾坤濟時了。”
    191

    兵藏武庫,馬入華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cáng wǔ kù mǎ rù huà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兵器藏進武庫,軍馬放入華山。指太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周 庚信《賀平鄴都表》:“當今鹿臺已散,離宮已遺,兵藏武庫,馬入華山。”
    192

    病國殃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ng guó yāng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國家受害,人民遭受苦難。明·桑紹良《獨樂園》楔子:“只因誤用了王安石,創立新法,招呼黨類,病國殃民,騷然。”亦作“禍國殃民”。郭沫若《不讀書好求甚解》:“你們的動機不怕就出于利國福民,然而你們的結果必弄到~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窮邸遇俠客》:“只為李林甫、楊國忠相繼為相,妒賢妒能,病國殃民,屈在僚,不能施展其才。”
    193

    大而化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ér huà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化:改變,轉變。原指大行其道,使化之。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》:“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,大而化之之謂圣。”
    194

    結繩而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shéng ér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,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。后也指社會清平,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系辭》:“上古結繩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。”
    195

    五日一風,十日一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rì yī fēng,shí rì yī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刮一次風,十一場雨。形容風調雨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王充《論衡·是應》:“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五日一風,十日一雨。”
    196

    武偃文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yǎn wén xi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文治已實行,武備已停止。形容太平。亦作“文修武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湯顯祖《還魂記 榜》:“正此引奏,前日先生看定狀元試卷,蒙圣旨武偃文修,今其時矣!”
    197

    詒厥孫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jué sūn m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詒:通“貽”,遺留;厥:其;孫:通“遜”,安順。留安定的謀略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大雅·文王有聲》:“詒厥孫謀,以燕翼子。”
    198

    不可終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kě zhōng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終日:從早到晚;整。一都過不去。形容局勢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表記》:“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,儳焉如不終日。”
    199

    撥亂誅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ō luàn zhū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撥:治理;誅:殺戮。平定亂世,誅殺強暴,使太平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秦楚之際月表》:“撥亂誅暴,平定海內,卒踐帝祚,成于漢家。”
    200

    撥亂之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ō luàn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撥:治理。平定亂世、能使恢復安定的人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53回:“事到騎虎之勢,家國所關,非真撥亂之才,一代偉人,總難立腳。”
    * 關于天下的成語 形容天下的成語 描述天下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