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大風的成語 (34個)
-
21
宦海風波
- 成語拼音:
- huàn hǎi fēng bō
- 成語解釋:
- 宦海:舊指官場。舊指官場沉浮,像海洋中的浪濤和大風,變化莫測;亦指官場中出現的風險和波折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游《休日感化》:“宦海風波實飽經,入將人世寄郵亭。”
-
22
疾風勁草
- 成語拼音:
- jí fēng jìn cǎo
- 成語解釋:
- 在猛烈的大風中,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。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,才知道誰真正堅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東觀漢記 王霸傳》:“潁川從我者皆逝,而子獨留,始驗疾風知勁草。”
-
23
風卷殘雪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juǎn cán xuě
- 成語解釋:
- 卷:收。大風把殘存的雪卷走。比喻一下子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5回:“都一陣風卷殘雪,吃了個精光,就忘了教平安兒吃。”
-
24
風卷殘云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juǎn cán yún
- 成語解釋:
-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;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戎昱《霽雪》:“風卷殘云暮雪晴,江煙洗盡柳條輕。”
-
25
風起云布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qǐ yún bù
- 成語解釋:
- 布:展開,鋪開。大風起來,烏云密布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9卷:“眾知嫗即羅真人也,于是見處焚香以告焉,俄而,風起云布,微雨已至。”
-
26
疾風知勁草
- 成語拼音:
- jí fēng zhī jìng cǎo
- 成語解釋:
- 只有經過猛烈大風的考驗;才能知道什么樣的草是強勁的。原來比喻在危急關頭才顯出的意志堅強;經得起考驗;現在還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階級斗爭的考驗;才能顯出誰是堅強的革命者。勁:有力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東觀漢記 王霸傳》:“潁川從我者皆逝,而子獨留,始驗疾風知盡草。”
-
27
狂風怒吼
- 成語拼音:
- kuáng fēng nù hǒu
- 成語解釋:
- 狂:氣勢猛烈。形容大風呼嘯猛烈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40回:“忽聞狂風怒吼,怪浪波番,其舟在水,飄飄如一葉。”
-
28
大風之歌
- 成語拼音:
- dà fēng zhī gē
- 成語解釋:
- 指漢高祖的《大風歌》。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壯志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宋之問《奉和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》:“樂思回斜日,歌詞繼《大風》。”
-
29
風發泉涌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fā quán yǒng
- 成語解釋:
- 風發:形容迅速猛烈;涌:向上冒出。大風刮起,噴泉涌現。比喻多種力量或事物并發,發展迅速,聲勢大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08回:“兩樣功夫互乘,屬題構思,竟成了風發泉涌。”
-
30
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
- 成語拼音:
- mù xiù yú lín,fēng bì cuī zhī
- 成語解釋:
- 秀:出眾;摧:毀壞。林中最高的樹必定先遭到大風的摧毀。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議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李康《運命論》:“故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眾必非之。”
-
31
刮野掃地
- 成語拼音:
- guā yě sǎo dì
- 成語解釋:
- 大風吹掃野地。喻殺獲無余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選·揚雄〈羽獵賦〉》:“鳥不及飛,獸不得過。軍驚師駭,刮野掃地。”李善注:“言殺獲皆盡,野地似乎掃刮也。”
-
32
捋虎須
- 成語拼音:
- luō hǔ xū
- 成語解釋:
- 捋:撫摩。比喻觸犯有權勢的人或冒著很大的風險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五回:“太公道:‘好卻甚好,只是不要捋虎須。’”
-
33
虎口拔須
- 成語拼音:
- hǔ kǒu bá xū
- 成語解釋:
- 從老虎嘴邊拔胡須。比喻冒極大的風險
- 成語出處:
- 霍達《穆斯林的葬禮》第一章:“于是就有一些專門拉纖的掮客,壯著膽子來找偵緝隊長,想從虎口拔毛。”
-
34
虎口扳須
- 成語拼音:
- hǔ kǒu bá xū
- 成語解釋:
- 扳:拉。從老虎嘴邊拔胡須。比喻冒極大的風險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陳瑞生《再生緣》第55回:“酈老師縱是麗君,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須,龍頭鋸角。”
* 關于大風的成語 形容大風的成語 描述大風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