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大大的成語 (735個)

    381

    長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ng piān dà t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段的議論、言論或長篇的文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紅樓夢》第七回:“見王夫人正和薛姨媽長篇套的說些家務人情話。”
    382

    粗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ū xīn dà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粗:粗疏;氣:人的精神狀態。指做事不細心,隨便馬虎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·讀書法》:“去盡皮方見肉,去盡肉方見骨,終骨方見髓,使粗心氣不得。”
    383

    粗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ū xīn dà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粗:粗疏。形容做事不細心;不謹慎;馬馬虎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回:“忽然靈機一動,心中悟將過來:‘這是我粗心意。我若不進去,他怎得出來?’”
    384

    粗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ū zhī dà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花草樹木的枝莖粗壯。原比喻簡略或概括。現多指工作粗糙;做事不認真、不細致;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體情況。又比喻不周密、不詳細或比喻粗略的輪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78卷:“《書序》恐不是孔安國做,漢文粗枝葉,今《書序》細膩,只似六朝時文字。”
    385

    白于天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bái yú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白:徹底明白,完全清楚;天下:全國。使全國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19回:“吾輩救國護法之初衷,將無以白于天下,而僉壬假借,得以自便私圖。”
    386

    才槃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ái pán p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槃槃:形容的樣子。指有才干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賞譽下》劉孝標注引《續晉陽秋》:“才槃槃謝家安。”
    387

    度長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ù cháng shèng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比量長短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賈誼《過秦論》:“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,比權量力,則不可同年而語矣。”
    388

    錯特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uò tè c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完全錯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如今想來,真是錯特錯!”
    389

    車無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hē wú n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輗:古代車車轅和橫木銜接的活銷。車沒有輗難以前進。比喻人不守誠信難以立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為政》: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。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
    390

    醇小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hún xiǎo c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醇:純正;疵:毛病。體純正,而略有缺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讀荀子》:“孟氏,醇乎醇者也;荀與楊,醇而小疵。”
    391

    才小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ái xiǎo y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才使用不當,不能盡其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7回:“你如今連個‘名世之數’都不肯出,真正才小用了。”
    392

    吃一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hī yī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非常吃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8卷:“則一張那員外吃一驚,回身便走,來到后邊,望后倒了。”
    393

    處著眼,小處著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hù zhuó yǎn,xiǎo chù zhuó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處:事物的主要部分;著眼:觀察。既要從長遠觀點去考慮問題,也要從具體事情去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欣《潛移默化》:“移風易俗,是一個歷史時期的任務,必須處著眼,小處著手。”
    394

    敵當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dí dāng q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當:面對、正在。強的敵人就在前面。表示面對危難;處于嚴重的關頭。常用以形容局勢嚴重;不容忽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漢傳》:“敵在前,而公傷臥、眾心懼矣。”
    395

    動干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dòng gān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干、戈:古代兩種兵器。原指進行戰爭。現多比喻張聲勢地行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“邦分崩離析,而不能守也;而謀動干戈于邦內。”
    396

    膽海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dǎn hǎi k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膽:膽量;海口:說話。著膽子夸海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89回:“況孤在此城,今已五代,不是膽海口,孤也頗有個賢名在外。”
    397

    帽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i dà mào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給人加上夸了的罪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8回:“中丞穿的是件接衫,也沒有戴帽子。”
    398

    物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ì dà wù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又因江南地物博,差使很多,非別省可比。”
    399

    妄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n dà wàng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妄:胡亂。無所顧忌地胡作非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說他擅賣礦產,膽妄為,請旨拿交刑部治罪。”
    400

    斗小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dǒu xiǎo ch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秤:稱重的器皿。使用超出標準的斗收進,小于標準的秤出,進行盤剝克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11回:“斗小秤、奸盜詐偽、淫邪欺罔之徒,受那些磨燒舂銼之苦。”
    * 關于大大的成語 形容大大的成語 描述大大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