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大大的成語 (735個)

    261

    手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shǒu b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偉的著作或行動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王珣傳》:“此當有手筆事。”
    262

    煞風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shà fēng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煞風景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末若《故事補遺二》:“三十未嫁,不近情理,如作為再醮亦無根據,且覺煞風趣,因此我仍照原似未改。”
    263

    事化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shì huà x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化:變。經過妥善處理,將事化成小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47回:“他再借些,自然是事化小,小事化無了。”
    264

    事化小,小事化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shì huà xiǎo,xiǎo shì huà w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化:變。經過妥善處理,將事化成小事,小事變成沒事,息事寧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2回:“‘事化為小事,小事化為無事’,方是興旺之家。”
    265

    失所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shī suǒ w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記》:“秦人失望。”
    266

    庭廣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tíng guǎng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庭:舊時指官署的廳堂;后泛指院子;庭:寬的場所;廣:多;眾:許多人。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開場合。也作“廣庭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孔鮒《孔叢子 公孫龍》:“如此人于廣庭眾之中,見悔而不敢斗爭。”
    267

    同小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tóng xiǎo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異:差異。體相同;稍有差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莊周《莊子 天下》:“同而與小同異,此之謂小同異;萬物畢同畢異,此之謂同異。”
    268

    顯身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xiǎn shēn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顯:表示;顯露;身手:武藝;指本領。充分顯露自己的本領;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趙樹理《三里灣》七:“這兩個人默默不語在這座房子里顯身手。”
    269

    顯神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xiǎn shén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神通:原為佛教用語;指無所不能的力量;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。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89回:“他三人辭了師父,在城外顯神通。”
    270

    言不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án bù c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滿口自吹自夸的話;一點也不覺得難為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憲問》:“其言之不怍,則為之也難。”宋 朱熹注:“言不慚,則無必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否矣。”
    271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áo dà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走路時身子搖擺;亂晃。形容舉動無所顧忌;揚揚自得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次日早晨,擺出堂,將回子發落了。”
    272

    東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ng yáng dà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東洋:東邊的海。泛指無邊無際的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弄得神魂顛倒,意亂心迷,將前妻昔日恩義,撇向東洋海。”
    273

    眼瞪小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ǎn dèng xiǎo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眼看著小眼,沒有解決的辦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章:“幾句話,把個馬連福說得張飛穿針——眼瞪小眼,后脊梁背嗖嗖地冒涼氣。”
    274

    雅宏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ǎ hóng d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雅:宏達雅正;宏達:才識廣博通達。指宏達雅正才德高尚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又有承明金馬,著作之庭,雅宏達,于茲為群。”
    275

    有徑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ǒu jìng t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相差很遠,不相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莊周《莊子 逍遙游》:“有徑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
    276

    雅君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ǎ jūn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雅:對品德高尚,才學優異者的贊詞。君子:泛指有才德的人。指有才德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景十三王傳贊》:“夫唯雅,卓爾不群,河間獻王之矣。”《論語·八佾》:“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嘗不得見也。”
    277

    勇若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ǒng ruò q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怯:怯儒。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膽怯的樣子。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著冷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賀歐陽少師致仕啟》:“力辭于未及之年,退托以不能而止,勇若怯,智如愚,至貴無軒冕而榮,至仁不導引而壽。”
    278

    蠹眾木折,隙墻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ù zhòng mù zhé,xì dà qiáng h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蠹:蛀蟲;折:斷;隙:縫隙。蛀蟲多了,木頭就要折斷。墻縫了就要倒。比喻為害太多,必定造成災禍,錯誤不及時糾正,就會造成禍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商鞅《商君書·修權》:“蠹眾而木折,隙而墻壞。”
    279

    智若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zhì ruò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賀歐陽少師致仕啟》:“勇若怯,智如愚。”
    280

    智如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zhì rú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才智極高的人,不炫耀自己,表面上看來好象愚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賀歐陽少師致仕啟》:“勇若怯,智如愚。”
    * 關于大大的成語 形容大大的成語 描述大大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